【摘要】五年級科學(下)課堂導學設計導學時間教學內(nèi)容2、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主備人彭榮均審核人胥金輝使用人二次設計學習目標1、我知道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有關;不同材料構(gòu)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質(zhì)量相同,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2、我知道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024-12-18 10:23
【摘要】課題4、我的水鐘教學目標(含知識傳授.能培養(yǎng)、思想教目標)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2024-12-08 19:33
【摘要】5、機械擺鐘課型:新授課時:一課時執(zhí)筆人:學習內(nèi)容:5、機械擺鐘習學習目標學科學概念: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jù)單擺的等時性,人么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過程與方法: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shù);動手制作一個單擺并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
2024-12-09 14:22
【摘要】五年級下科學教案-傳熱比賽教科版教學目標學習目標: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2、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過程與方法:1、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性能的比較實驗2、分析熱的良導體與熱的不良導體在生活中的運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發(fā)展對
【摘要】大保當小學科學教學案年級五班級課型課題5、浮力主備教師任彩霞上課教師備課時間2021、2、21學習目標1、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2、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024-12-18 03:57
【摘要】課題:1、熱起來了教學內(nèi)容:1、熱起來了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chǎn)生熱。2、加穿衣服會使人感覺到熱,但并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過程與方法:1、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2、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xiàn)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邏輯的實驗結(jié)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對熱現(xiàn)象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2
【摘要】課題1、時間在流逝單元三1課時共8課時主備人學校城南小學三1課時共8課時主備人學校城南小學第1課時姓名李曉云課型新授授課時間使用人學校姓名學習
2024-12-09 04:39
【摘要】【課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師生活動教法與學法導入探究活動
【摘要】沉浮的秘密教學目標探究:1、知道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是什么。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體,比水輕的會浮,比水重的會沉”。知識:1、能制作簡易的科學模型。2、有用簡單器材做的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3、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shù)據(jù),對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4、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情感:樂于用學到
2024-12-09 00:24
【摘要】6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熱的一端(物體)傳遞到較冷的一端(物體)。,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過程與方法:,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交流觀察到的關于熱是怎樣傳遞的現(xiàn)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摘要】【課題】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知道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zhuǎn)、自轉(zhuǎn)和地軸傾斜有關。2、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過程與方法能用模擬實驗、模型、示意圖等方法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能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教學重點】極晝和
【摘要】單元(章)主題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任課教師與班級本課(節(jié))課題第三節(jié)第1課時/共1課時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設置依據(jù)【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jù)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jù)記錄推測流10毫升、
【摘要】課題3、證明地球在自轉(zhuǎn)課型新授課時共1課時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擺具有擺動方向保持不變的特點。2、制作一個簡易的“傅科”擺,知道“傅科”擺擺動后,與地面的刻度盤會發(fā)生“偏移”。學情分析重點難點:擺的特點。易混、易錯點:傅科擺的原理。學生認知基礎:知道擺具有擺動方
【摘要】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這樣的液體有許多。過程與方法:“觀察—發(fā)現(xiàn)—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確定一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需要很多的證據(jù)?!窘虒W重點】經(jīng)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fā)現(xiàn)—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窘虒W難點
2024-12-31 10:57
【摘要】五年級下科學說課-太陽鐘教科版說教材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為我們展示了古代利用日影計時的兩種日晷――“地平日晷和赤道日晷”。左圖是晷針傾斜的地平日晷,晷針與晷面的夾角是當?shù)鼐暥戎担ù送?,還有晷針與晷面垂直的地平日晷)。右圖是赤道式日晷,晷面與赤道面平行,與地面夾角為90o――當?shù)鼐暥戎?;晷針與晷面垂直,上端指向天北極,下端指向天南極。中國早在2
2024-12-09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