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圖 1 5 4 所示, A 、 B 兩點相距 1 0 c m , E = 1 0 0 V/ m , AB與電場線方向夾角為 θ = 1 2 0 176。 ,則 A 、 B 兩點間的電勢差為_ _ _ _ _ _ _ _ V . 圖 154 解析: 由圖可知, AB 并不在一個等勢面上.為此,我們可以分別過 A 點、過 B 點作兩個等勢面,如圖中虛線,這兩個等勢面之間的距離 d = AB co s ( 1 8 0 176。 c m = 5 c m ,又 U = Ed , φ A < φ B ,所以 U AB =- 1 00 5 10- 2 V =- 5 V . 答案: - 5 4 .如圖 1 5 5 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有 a 、 b 、 c 三點, ab = 5 c m ,bc = 1 2 c m ,其中 ab 沿電場方向, bc 和電場方向成 60176。 co s 6 0 176。 , BC = 2 0 cm . 把一個電荷量 q = 10- 5 C的正電荷從 A 移到 B ,電場力做功為零;從 B 移到 C ,電場力做功為- 1 .7 3 10- 3 J ,則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是 ( ) A . 8 6 5 V/ m ,垂直 AC 向左 B . 8 6 5 V/m ,垂直 AC 向右 C . 1 0 0 0 V/m ,垂直 AB 斜向上 D . 1 0 0 0 V/m ,垂直 AB 斜向下 圖 1510 解析: 把電荷 q 從 A 移到 B 電場力不做功,說明 A 、 B 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因該電場為勻強電場,等勢面應為平面.故圖中直線 AB 即為等勢線,電場強度方向應垂直于等勢面,可見,選項 A 、 B 不正確. UBC=WBCq=- 1 .7 3 10- 310- 5 V =- 1 7 3 V , B 點電勢比 C 點低 1 7 3 V ,因電場線沿電勢降低的方向,所以電場強度方向必垂直于AB 斜向下,電場強度大小 E =Ud=UBC s in 6 0 176。 d 可知,在勻強電場中相互平行的兩線段,端點所對應的電勢差之比恰好等于兩線段長度之比.則由圖知 ab ∥ dc ,必有 U ab / U dc = ab / dc = 1 /1 ,故 ( 2 0 - 2 4 ) V = (4 - φ c ) V ,則 φ c= 8 V . 答案: B 綜合 提高 【例 3 】 如圖 1 5 1 2 所示的電場,等勢面是一簇互相平行的豎直平面,間隔均為 d ,各等勢面的電勢已在圖中標出.現(xiàn)在一質量為 m 的帶電小球以速度 v0、方向與水平方向成 45176。 xm= 0 -12m v20 所以 xm=m v202 2 mg=2 v204 g 答案: ( 1 ) 正電 m g dU ( 2 )2 v20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