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蒙須知》朱熹原序夫童蒙之學(xué),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xì)事宜,皆所當(dāng)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治心、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之要,自有圣賢典訓(xùn),昭然可考。當(dāng)次第曉達(dá),茲不復(fù)詳著云?!咀⑨尅客桑河字捎廾??!兑住っ伞罚骸胺宋仪笸桑汕笪?。”朱熹本義:“童蒙,幼稚而蒙昧?!变笣崳簼崈?,清潔?!兑葜軙ご罂?/span>
2025-04-23 01:14
【摘要】大學(xué)《大學(xué)》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約為秦漢之際儒家作品。一說曾子作。提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三綱領(lǐng)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宋代程顥、程頤兄弟從《禮記》中把它抽出,以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朱熹撰《四書集注》,將它和《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第一章作者:曾參
2025-07-14 12:14
【摘要】第一篇:《論語》全文帶拼音,有注釋 論語 xu??rdìyī 學(xué)而第一 w?izhangdìar為政第二 bāyìdìsān 八佾第三 lǐr?ndìsì 里仁第四 gōngyěch...
2024-11-18 22:26
【摘要】《鴻門宴》原文和譯文【說明】1、“紅色幼圓”字體的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2、“藍(lán)色仿宋”字體,并且?guī)聞澗€的為次重點掌握的詞語。3、“綠色楷體”字體的,是帶有語法現(xiàn)象的句子。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讀音。5、課本上已有詞語解釋的,不再列出。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軍:名詞作動詞,駐扎。使人:派
2025-07-13 04:21
【摘要】圣教序原文注釋翻譯原文:蓋(1)聞(2)二儀(3)有像(4),顯覆(5)載(6)以含生.(8);四時(9)無形,潛寒暑以化物(10)。是以(11)窺(12)天鑒(13)地,庸愚皆識其端(14);明陰洞(15)陽,賢哲罕窮其數(shù)(16)。注釋:(1)蓋:語氣詞,多用于句首,無實際意義。(2)聞:知道。(3)二儀:天地。(4)像:形狀,形象。(5)覆:覆蓋。(6)載:承載。(8)含生:
2025-06-11 23:55
【摘要】第一篇:《詩經(jīng)》全文 《詩經(jīng)》 序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jīng)》?,F(xiàn)存的《詩經(jīng)》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
2024-10-25 04:37
【摘要】《尚書》全文、注釋及譯文第一篇堯帝功德滿天下【原文】 日若稽古(1),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讓(3),光被四表(4),格于上下(5)??嗣骺〉?6),以親九族(7)。九族既睦,平章百姓(8)。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幫,黎民與變時雍(9)?!咀⑨尅浚?)日若:用作追述往事開頭德發(fā)語詞,沒有實際意義?;嚎疾?。古:這里指古時傳說。
2024-08-22 12:23
【摘要】陶淵明傳(蕭統(tǒng))導(dǎo)讀——陶淵明簡介陶淵明是我國中古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他蔑視權(quán)貴,淡于功名,關(guān)心黎民疾苦,捍衛(wèi)人格尊嚴(yán),曾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冠而去。他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性格豁達(dá),狂放不羈,崇尚自然,向往美好未來。他的詩文質(zhì)樸無華,清麗自然,寓絢于素,大巧若拙,韻味雋永,意境清幽,自辟蹊徑,獨樹一幟,如羚羊掛
2024-08-23 23:36
【摘要】《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譯文:上天賦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規(guī)律,叫做“道”。修養(yǎng)人性自然的法規(guī),叫做“教”。原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譯文:“道”是片刻也脫離不開的
2025-04-30 23:42
【摘要】周易全文簡注解讀乾-比2020年01月23日星期五00:24《周易·上》第一卦系乾【經(jīng)文】乾元亨,利貞?!咀g文】上下均為乾卦的大成卦,卦名仍為“乾”。本條系辭乃六爻全靜卦的占辭。筮得本卦,若所占對象是兩者間共同前進(jìn)的關(guān)系,則以自我順從對方之動而動,或順其勢而
2024-11-23 02:35
【摘要】《詩經(jīng)》簡介綏濱三中矯元強收集整理《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丛娊?jīng)〉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shù)目整數(shù)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xué)者把《詩》當(dāng)作經(jīng)典,尊稱為《詩經(jīng)》,列入“五經(jīng)”之中,它原來的文學(xué)性質(zhì)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对娊?jīng)》
2024-11-25 15:29
【摘要】第一篇:《中庸》全文和譯文 《中庸》全文和譯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fù)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xué)也。善讀者,玩索而...
2024-10-28 23:24
【摘要】第一篇:詩經(jīng)氓(原文譯文附鑒賞) 詩經(jīng)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1)。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2)。送子涉淇,至于頓丘(3)。匪我愆期,子無良媒(4)。將子無怒,秋以為期(5)。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
2024-11-09 12:19
2025-07-04 12:26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河中石獸》原文注釋及翻譯譯文 《河中石獸》原文注釋及翻譯譯文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
2025-04-13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