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2章離散概率第12章離散概率?隨機事件與概率、事件的運算?條件概率與獨立性?離散型隨機變量?概率母函數隨機事件與概率、事件的運算?隨機事件與概率–樣本空間與樣本點,離散樣本空間–基本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事件的運算–和事件,積事件
2025-01-31 20:13
【摘要】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第十五章歐拉圖與哈密頓圖?主要內容?歐拉圖?哈密頓圖?帶權圖與貨郎擔問題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歐拉圖歷史背景:哥尼斯堡七橋問題與歐拉圖AB
2025-02-02 02:32
【摘要】DiscreteMathematics離散數學講義(電子版)2課程概況教材:《離散數學(第三版)》,耿素云等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參考書:(1)《離散數學(第二版)》及其配套參考書《離散數學題解》作者:屈婉玲,耿素
2024-09-04 00:40
【摘要】5-1函數的基本概念一.概念定義:X與Y集合,f是從X到Y的關系,如果任何x∈X,都存在唯一y∈Y,使得∈f,則稱f是從X到Y的函數,(變換、映射),記作f:X?Y,或XY.如果f:X?X是函數,也稱f是X上的函數.下面給出A={1,2,3}上
2024-08-24 09:46
【摘要】第四部分圖論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圖論實例1:多用戶操作系統(tǒng)中的進程狀態(tài)變換I/O完成請求I/O就緒r執(zhí)行e等待w進程調度rew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
2025-01-31 20:45
2025-01-31 20:24
【摘要】離散數學離散數學DiscreteMathematics陳明Email: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二零一零年九月離散數學§1—8推理理論在數學和其它自然科學中,經常要考慮從某些前提A1,A2,…,An能夠推導出什么結論。例如:?從分子學說,原子學說,能夠得到什么結論
2024-08-24 10:03
【摘要】范式?析取范式與合取范式?簡單析取式與簡單合取式?析取范式與合取范式?主析取范式與主合取范式?極小項與極大項?主析取范式與主合取范式?主范式的用途1簡單析取式與簡單合取式文字:命題變項及其否定的統(tǒng)稱簡單析取式:有限個文字構成的析取式如p,?q,p??q
2024-08-24 10:36
【摘要】離散數學1實驗一真值計算一、實驗目的熟悉聯結詞合取、析取、條件和雙條件的概念,編程求其真值。二、實驗內容從鍵盤輸入兩個命題P和Q的真值,求它們的合取、析取、條件和雙條件的真值。用C語言或MATLAB實現。三、實驗報告要求列出實驗目的、實驗內容、
2025-08-05 23:34
【摘要】3-4序偶與笛卡爾積一、序偶定義:由兩個元素x,y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的二元組稱為有序偶對(序偶),記作,其中x為第一個元素,y為第二個元素。常常表達兩個客體之間的關系。序偶與笛卡爾積例:平面上點的坐標;中國地處亞洲等都是序偶。
2024-08-25 04:49
【摘要】1/73離散數學II肖明軍Web:Email:2/73引言?課程簡介–離散數學是現代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計算機科學中基礎理論的核心課程,它研究的對象是有限個或可數的離散量。充分描述了計算機科學離散性的特征。–離散數學是傳統(tǒng)的邏輯學、集合論、數論基礎、算法設計、組合分析、離散概率、關系理論、
2025-08-04 05:53
【摘要】1離散數學DiscreteMathematics汪榮貴教授合肥工業(yè)大學軟件學院專用課件Chapter5graphtheory3CHAPTER5GraphsIntroductiontoGraphs圖的概述GraphTerminology圖的術語Rep
2025-01-31 20:16
【摘要】2022/8/27《集合論與圖論》第4講1第4講集合恒等式內容提要?1.集合恒等式與對偶原理?2.集合恒等式的證明?3.集合列的極限?4.集合論悖論與集合論公理2022/8/27《集合論與圖論》第4講2集合恒等式(關于?與?)?等冪律(idempotentlaws)A
2024-08-24 10:11
【摘要】第九章樹第一節(jié)無向樹及生成樹內容:無向樹,生成樹。重點:1、無向樹的定義(包括等價定義),2、無向樹的性質,3、生成樹的定義,由連通圖構造最小生成樹的方法。本章中所談回路均指簡單回路或初級回路。一、無向樹。1、無向樹——連通且不含回路的無向圖。無向樹簡稱樹,常用表示。T
2024-08-24 04:01
【摘要】第8章圖論第8章圖論圖的基本概念路徑和回路圖的矩陣表示二部圖平面圖樹有向樹運輸網絡ABCD問題是要從這四塊陸地中任何一塊開始,通過每一座橋正好一次,再回到起點。歐拉在1736年解決了這個問題。
2025-02-02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