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歸園田居陶淵明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yè)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明對現(xiàn)實很失望。他不愿在紛亂黑暗的現(xiàn)實里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后,從
2025-02-10 05:47
【摘要】授課老師:MAY歡迎大家!“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說愛蓮宋代著名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人。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對宋明的哲學思想有很大
2025-02-02 04:17
【摘要】欣賞《種太陽》這首歌。這首歌曲說要在南極種太陽,為什么?因為希望南極多一份溫暖。女畫家用手中的筆為南極畫了三個太陽,又為什么呢?讓我們走進《三個太陽》,看個究竟。根據(jù)自己所積累的知識,請你談談你對南極的了解?掃清字詞障礙?亙古籌資步履
【摘要】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在不同作者不同的筆下被賦予不同的內涵。溫故·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唐·李白《古朗月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今夜月明人盡望,不
2025-02-02 04:18
【摘要】學習目標1、掌握文中的字詞。2、了解、體會生動描寫的方法。3、培養(yǎng)學生,品味作者的“苦中作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生字詞1、你會讀會寫了嗎?苦澀()lian()刀逞(cheng)能唾()沫zuan()干吟()柳涼颼颼
【摘要】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校園是我們青春的舞臺……每一個走進過這座知識殿堂的人對它都有著不可割舍的情思“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薄熘灸?/span>
2025-01-31 22:46
【摘要】英國劍橋大學康橋徐志摩作家簡介?【徐志摩簡介】徐志摩(1897~1931)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筆名云中鶴。浙江海寧人,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新月社主要成員之一。1931年11月
2025-02-10 06:54
【摘要】閻伯理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與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齊名,號稱江南三大名樓。建于三國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湖北武漢蛇山黃鵠磯頭,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
2025-01-22 10:04
【摘要】五月的心情是土地開出的花朵那笑是麥子散開的光芒它笑意盈盈那笑是刈麥人上下俯仰的身浪(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經常描寫百姓生活,關心百姓疾苦。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注音:刈荷
【摘要】王維王維(701—761),字摩詰,他的詩寫得好,看他的詩,就像看畫;他的畫也畫得好,欣賞他的畫,就像讀詩。所以稱贊他的詩畫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結構思路)首聯(lián)單車欲
2025-01-22 10:05
【摘要】阜寧縣明達中學第十周七年級語文《錄音新聞》導學案主備人:陸遠見審核人:朱井萬班級姓名學號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xié)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
2025-02-10 02:23
【摘要】《月跡》教案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月亮在中國人民情感生活中的影響。2、體會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點的語言。3、把握尋月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教學重點:把握尋月的過程,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教學難點:1、文中奶奶形象的特點和作用。2、理解“月亮是我們按在天上的印章”的含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
2025-01-22 21:29
【摘要】沁園春雪沁園春雪(1936年2月)毛澤東?課前預習: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課下注釋反復誦讀課文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肩負起抗日救國的偉大使命。
【摘要】黃河頌——光未然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黃河公伯峽黃河龍口壺口瀑布黃河源頭景觀黃河上游景觀黃河中游景觀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35年創(chuàng)作《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詩包括
【摘要】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時候該舍,什么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回顧《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為號。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