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年級下科學教案-2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教科版教學目標:1、會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昆蟲的特殊構造和本領,并能作好記錄。進一步體會使用工具觀察比用眼睛觀察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2、知道蝴蝶的翅、蠅的眼、蟋蟀的耳、昆蟲的觸角等方面的特殊構造,了解蚜蟲和草蛉之間的生活習性,從而獲得對昆蟲世界更多的了解。3、在學生獲得更多昆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激
2025-01-22 14:21
【摘要】課題個性化修改教學目標同一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體的形態(tài)結構也會有所不同。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也會發(fā)生變化。了解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著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重點難點知道同一種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體的形態(tài)結構也會有所不同。知道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也會發(fā)生變化授課時間
2025-01-22 04:36
【摘要】《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使學生感受米飯在口腔里和唾液經過咀嚼后,會感覺到有甜味,并知道這一過程是化學反應,還要知道米飯變甜的原因。2、了解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可以利用這一特性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能力目標1、學會用細致觀察、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獲得結論的方法。2、
2025-01-22 14:20
【摘要】六年級科學導學案學習內容4、日食和月食頁碼53-54頁學習目標1、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2、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2025-01-31 17:36
【摘要】2、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過程與方法: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體會到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致并實事求是地
【摘要】六年級下科學說課-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教科版一、教材簡析《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是宇宙單元的起始課。在茫茫宇宙無數天體中,月球只是一個小天體。月球——地球的衛(wèi)星,離地球最近,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對地球影響最顯著,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星球,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天體,月球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們
2025-01-31 13:02
【摘要】六年級下科學說課-日食和月食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日食和月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分為"了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部分。日食和月食,是學生們聽說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說
【摘要】六年級下科學說課-鐵生銹了教科版◆說教材分析《鐵生銹了》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物質的變化”單元的第五課。本單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質的變化,主要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而鐵生銹就是一種化學變化,物質的化學變化產生了哪些新物質,怎樣判斷產生了新物質,這就需要學生學會尋找足夠多的證據,作為判斷產生了新物質的依據。本課首先介紹生活中的鐵生銹現象,學生們非
2025-01-31 10:22
【摘要】怎樣放得更大【教學目標】1.通過自制顯微鏡的探究活動,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2.閱讀列文虎克自制顯微鏡并發(fā)現微生物的故事,了解顯微鏡發(fā)展的歷史,體會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技術的改進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促進著科學研究的發(fā)展。3.以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摘要】六年級下科學教案-月相變化教科版科學概念1、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2、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過程與方法1、根據已有的想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整。2、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情感態(tài)
2025-01-31 13:01
【摘要】六年級下科學說課-1放大鏡教科版一、教學設計特色和效果(一)教材分析:《放大鏡》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1課內容。本單元是按照人類觀察工具的發(fā)展順序編排的,從放大鏡到顯微鏡,引領學生進入昆蟲世界、晶體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動,由淺入深逐步展開。學生對放大鏡并不陌生,從三年級起放大鏡就伴隨著孩子們的科學學
【摘要】北閘口第二小學電子備課教學課題日期課時1總課時30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2、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過程與方法:做污水凈化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點充分認識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增加保護水資
2025-01-22 02:03
【摘要】北閘口第二小學電子備課教學課題(一)日期12周1課時6總課時22課型新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不同。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極星。過程與方法:1、制作星座模型,對
2025-01-31 03:55
【摘要】課題單元四單元備課人姚國華內容4、分類和回收利用備課時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一)科學概念:1.垃圾中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jié)約資源。2.垃圾分類、分裝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摘要】中小學課件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7、誰選擇了它們中小學課件大約在46億年前的原始地球,天空烈日似火,電擊雷轟;地面熔巖滾滾,火山噴發(fā)。這種自然現象成了生命起源的"催生婆"。巨大的熱能,促使原始地球各種物質激烈地運動和變化,孕育著生機。中小學課件原始
2025-02-13 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