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2 a/n D1 d( D3) O x1 x2 x3 x4 x5 x 圖 1 中位數(shù)投票模型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民主決策的個體行動基礎:具體例子 體的決策又如何呢?取平均分攤的方式,個,而成本仍舊采本為:)如果提供道路的總成(寬的道路?他們各自會投票支持多由三人平均分攤,請問,且提供道路的成本成本為常數(shù))如果提供道路的邊際(請問:。假(于道路寬度同的需求,但是個體對他們?nèi)藢τ诘缆酚泄病?9。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概念定義與說明: a. 理想點( Ideal point): 若 xi*是個體 i的理想 點,當且僅當對所有 x≠xi*,都有 ui( xi*) ui( x) 。時,且當?shù)膫€數(shù)。令個理想人委員會的為中位數(shù)投票者:令。那么,投票者,或者維度上的兩點,是和):令單峰偏好(mlrm*ilm*ir*n***i*iii*i*ixnnnnxxnxxnnn}x,x,x{.c]xzxy[)]z(u)y(u[ixz,yxz,yxzyp r e f e r e n c ep e a k e dS i n g l 2221?????????????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定理證明 * 將獲勝。同理,可以證明議案不會敗給下。同時,由中位數(shù)的定將更偏好于個投票者相比右邊的所有理想點在,單峰偏好的定義右邊理想點的個數(shù)。 資料來源:吉爾博( 1952)、加曼與凱明( 1968)以及尼米和韋斯博格( 1968)。 資料來源:尼米和韋斯博格( 1968)。(且點的所有可能直線都有過,當且僅當是多數(shù)規(guī)則下的占優(yōu)點定理:1972,22H i n i c hD e G r o o tD a v i snNnNEELR??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2) 個體偏好的組合形式 。集滿足人所有可能的個體偏好一個排序,當且僅當個)定義序排列的三元組(規(guī)則會給任意一個按次):多數(shù)極值限制定理()97942022,?ppM u e l l e rxyPyzPjxzzyPyxPizyxzyxt h e o r e mnr e s t r i c t i oE x t r e ma ljjii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3) 個體偏好結(jié)構(gòu)的同質(zhì)性 a. 具有相同偏好的多數(shù)的存在,就足以保證多數(shù)規(guī)則均 衡的存在,而不管其他人的偏好如何( Kramer, 1973; Buchanan, 1954); b. 循環(huán)發(fā)生的概率會隨具有相同偏好人數(shù)比例的增多而遞 減( Williamson 與 Sargent, 1976。 c. 財政競爭與財政聯(lián)邦主義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對投票規(guī)則的修正 %1l i m11)1988,(1)1979,(.*****??????????????????????kennnnkkN a l e b u f fC a p l i nnnkGr e e n b e r gkp r e f e r e n c eC o n v e xnr u l e sma j o r i t yQu a l i f i e dnn,最低比例與更嚴格的限制其二,對個體偏好做出:),最低比例維空間的凸偏好(其一,個體偏好為)。在偏好排序給定的基礎上,根據(jù)首要偏好 的情況來進行淘汰和選擇 ● 如果有候選人所獲得的選票數(shù)超過一半,即有半數(shù)以上 的人將候選人置于首位,那么,他就將宣布獲勝 ● 但如果沒有,那么具有最少數(shù)的、投票人將其排在首位 的候選對象將被淘汰出局,而他所獲得的所有選票將轉(zhuǎn) 移給排在第二位置的候選對象 ● 繼續(xù)該過程直到有一個候選對象能獲得多數(shù)支持為止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〇黑爾機制的運作結(jié)果(表 2) 表 2 選擇過程 Y X Z V W 第一次計票 8 7 5 3 2 第一次淘汰與第二次計票 8 7 7 3 第二次淘汰與第三次計票 8 10 7 第三次淘汰與第四次計票 10 15 最終獲勝者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優(yōu)點 ■與最多票數(shù)規(guī)則比較:保證那些能夠吸引 “最多數(shù)”但是為大多數(shù)所反對的備選議 案不會當選 〇 黑爾機制的性質(zhì)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不足 ■ 平均效率:被少數(shù)人排在最前面但在整體層面上 (平均排序)較高的備選對象可能被排除。 ■ 孔多塞效率:由于淘汰的依據(jù)是被最少數(shù)的人排 在最前面的備選對象,孔多塞勝者可能被過早地 淘汰出局。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四 、庫姆斯機制 〇庫姆斯機制( Coombs system)的含義 依次被集體決策過程所淘汰的是被最多的人排在 最后的議案和(或)候選人。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〇庫姆斯機制的運行結(jié)果 表 3 投票過程 Y X Z W V 第一次計票 15 10 0 0 0 第一次淘汰與第二次計票 15 10 0 0 第二次淘汰與第三次計票 18 0 7 第三次淘汰與第四次計票 18 7 最終獲勝者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〇 庫姆斯機制的性質(zhì) ● 與黑爾機制的共性:排斥極端議案、孔多塞勝者 可能未能得到選擇 ● 與黑爾機制的差異:黑爾機制傾向于選擇被多數(shù) 人所支持的對象;庫姆斯機制傾向于選擇被最少 人所厭惡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