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型)組成。 對 reactive沒有查到具體文獻,從“?”文獻中可看出,應(yīng)該多出了對每個信道進行感知選擇的過程。 發(fā)生頻譜切換的用戶可以在當前信道排隊,即等待,此種用戶在認知隊列中優(yōu)先級最高。 推導(dǎo)的兩信道多用戶的 包傳輸延時 指標表達式: Reactive: proactive: 接入順序確定的算法在其中一篇文獻中給出,采用貪婪算法降低復(fù)雜度,每步試驗都以選擇當前延時最小為準則 性能比較: 次用戶泊松到達速率,主用戶離去速率,次用戶離去速率,感知時間 H. Kim and K. G. Shin, “Effcient Discovery of Spectrum Opportunities with MACLayer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vol. 7, no. 5, pp. 533545, May 2021. Hyoil Kim and Kang G. Shin“Fast Discovery of Spectrum Opportuniti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中與“頻譜切換”相關(guān)內(nèi)容. 1、on-demand sensing 是對使用信道的校驗,是pro-和re-的共性。 除了這種周期感知,應(yīng)該還有發(fā)現(xiàn)主用戶的更頻繁的感知,那開銷? 通信過程同時進行感知? 這種叫proactive? 第二篇文獻中,作者提出: Ma RuiTing, Hsu YuPin, Feng KaiTen. “A POMDPBased Spectrum Handoff Protocol for Partially Observable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IEEE WCNC 2021, 58 April 2021: 16. 本文工作:在reactive方式下選擇一個 期望等待時間 最短的信道。 1、以時隙方式進行,即等待時間也是以整數(shù)倍時隙周期衡量的。(不很清楚) 其中: POMDP K時隙處需要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