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器將卡號自動讀入登陸界面,點擊發(fā)送郵件,則系統會通過數據庫 找到卡號對應的失主名稱和 地址。 登錄 : 持卡人在網站上注冊成功后,當然也可以在登錄面輸入自己的卡號和密碼, 若卡號和密碼匹配,可以 成功 登陸。如果注冊的卡號已存在,系統會提示注冊人換用卡號, 如果對應的信息欄沒有輸入字符,則統一提示“輸入不能為空” 直到 所有的注冊信息都滿足要求 則注冊成功。 校園卡失物招領系統實現全校聯網、及時傳輸、信息比對、網絡巡檢、自動統計等功能改變了失物招領以往手工登 記、信息渠道單一、被動查找的工作模式,使失物招領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第二 、該系統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產業(yè)鏈,方便實現商業(yè) 運作。 本系統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較為先進的做法是將失 物信息掛在網站上,如現在北大、重大采取該方案,雖然減少了人力消耗,但同樣沒有實現及時 通知失主領取失物的功能。 經調查,在解決該問題的諸多方案之中,現在校園里最普遍的做法是設立多處失物招領處,如現在海大現狀。學校雖然有相關的部門搜集丟失的智能卡, 但也無法及時與失主取得聯系 , 因而 無法及時送到學生手中。本文主將主要介紹失物招領系統的特點、技術原理,并對其未來發(fā)展進行了展望。 校園智能卡失物招領系統 中文摘要: 校園卡失物招領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及時地幫助失主尋找到自己的智能卡。 該系統運用 ID讀卡器和 C編程語言 ,并與互聯網融合,在充分發(fā)揮其自動化管理能力的同時,體現其高度信息化的優(yōu)勢。 英文摘要 : The major function of the lost and found system referred to intellective card is that losers will find their lost cards accurately and timely with the help of the system. By exploring the card reader as well as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C and integrating with the Inter, not only does this system manage automatically to a great extent,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high information. This essay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chnological theory of the lost and found system referred to intellective cards. Meanwhil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prospect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系統意義: 在過去,校園智能卡一旦丟失就很難及時地找回,主要是因為好心人撿到別人的智能卡后無法及時和失主聯系。我們建立校園智能卡招領系統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學生在丟失智能卡之后可以及時的得到卡片信息,盡早找回自己的智能卡。其弊端是信息無法及時傳達給失主并且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本系統創(chuàng)新點是實現及時通知失主讓其盡早領回丟失的智能卡 。 第一、無需為此系統獨立開辟軟件空間,大幅降低運營成本。第三 、在此原型機的理論基礎上,融合RFID(電子標簽)技術,可以擴展成為能介入物聯網產業(yè)鏈的物流終端機。 系統總體方案 : 系統框架圖: 過程分析 : 注冊 : 學生拿到智能卡后,可以到我們提供的服務網站去進行個人信息注冊 , 注冊的內容包括 自己的姓名、學號、 電話號碼 、 地址 等信息,并設置相 應的密碼以便下次登錄,若在注冊成功,網站會將這些數據自動保存到 數據庫中 。 考慮到 本系統只是 簡單的進行 單機的智能卡招領系統 模擬 , 所以我們設計 的登入網站只能在本機 ,也就是 只能在 安裝了本系統的電腦上 進行 登入 和 注冊,如果以后 有需要實現多機 甚至 連成局域網,如學校的每個宿舍管理區(qū)都能安裝,則只需要在原有的系統 上加以補充 網絡互連的模塊 即可。 界面會 顯示持卡人的信息, 如果持卡人的個人信息有改變,如電話號碼,郵箱地址,都可以 進行修改。通過網絡自動給失主 的郵箱發(fā)送郵件 , 通知其到相應的地點領取智能卡。 讀卡器的選擇 : 由于學校的 智能卡是由芯片組成的,所有我們選擇 ID 讀卡器,并且較之 IC讀卡器,它 具有較佳的性能價格比 。工作過程如下: ( 1)讀卡器將載波信號經天線 向外發(fā)送; ( 2)卡進入讀卡器的工作區(qū)域后,由卡中電感線圈和電容組成的諧振回路接收讀卡器發(fā)射的載波信號,卡中芯片的射頻接口模塊由此信號產生出電源電壓、復位信號及系統時鐘,使芯片“激活”; ( 3)芯片讀取控制模塊將存儲器中的數據經調相編碼后調制在載波上,經卡內天線回送給讀卡器; ( 4)讀卡器對接收到的卡回送信號進行解調、解碼后送至后臺計算機; ( 5)后臺計算機根據卡號的合法性,應用已經編好的程序從數據庫中調出卡號對應的檔案, 并實現發(fā)送郵件 等功能。而 采用 C編程語言 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 C主要特點是 類庫豐富,功能強大 ,能提供有好的用戶界面;它是一種跨平臺語言,兼容性好; 能夠 結合 功能,實現與網絡的連接,方便發(fā)送郵件。 軟件 網頁界面與數據庫的連接: 利用 ADO 技術實現網頁界面與數據庫之間的相互訪問。鑒于我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