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知其不可而為之:知道行不通卻還要去做弒:殺夫三子:那以:因為之三子告:到可:同意孔子循禮衛(wèi)道,不敢不告。探究:孔子去報告時為何要“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對此事的重視。探究:為何反復申
2024-11-30 08:26
【摘要】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選讀之四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此章記孔子惡無道之事也。一、陳成子弒簡公
2024-11-29 23:24
【摘要】一、陳成子弒簡公如果國君是桀紂之君,成為危害百姓的獨夫民賊,那么,為了救民于水火,為了維護仁道,像商湯、周武王一樣推翻暴君,不能說是弒君。大臣為了個人的私利而篡權(quán)奪位,謀害國君,便是以下犯上的弒君,這是“人倫之大變,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誅之”。如果有天子、方伯可以憑道義進行討伐,就應該由天子下令討伐。因為春秋亂世,上無天子,下無方伯,為了維護道義,魯國作為一個諸侯
2024-12-01 17:51
【摘要】《〈論語〉選讀·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一、通過分析重點句和完成相關(guān)練習落實文言詞句;二、通過根據(jù)每章內(nèi)容,對各章節(jié)進行歸類,及討論練習來了解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思想。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來探討孔子積極入世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和不足。教學重點: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思想教學難點
2024-12-02 00:28
【摘要】《論語》復習學案二《知其不可而為之》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來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趨而辟之⑸使子路反見之⑵與其從辟人之士也⑹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⑶植其杖而蕓⑺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⑷見其
2024-12-20 13:50
【摘要】知其不可而為之:知道行不通卻還要去做鏈接:高耀潔的道德勇氣山東曹縣人,生于1927年,1954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醫(yī)學院。河南省第七屆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成員、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河南中醫(yī)學院退休教授、婦科腫瘤病專家。1996年開始,她自費進行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工作,并從2022年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對艾滋遺孤的救助方面。2
2025-01-17 13:34
【摘要】《選讀》課課練04知其不可而為之(部分答案版)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來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趨而辟之⑸使子路反見之⑵與其從辟人之士也⑹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⑶植其杖而蕓⑺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
2024-12-17 03:54
【摘要】知其不可而為之(教案)李建輝過程一自讀《楚狂接輿》和課后短文,思考下列問題1楚狂接輿為什么不是“過孔子而歌曰”?(明確:如果這樣表述就很難表明接輿歌曰是針對孔子的。)2接輿歌曰把孔子喻為“鳳凰”是贊賞還是嘲諷?(明確:嘲諷。)3除了嘲諷,接輿歌曰的主要意圖是什么?說出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意思相近的成語?
【摘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子曰:“老者安之,,。”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_______,_________.3\子曰:“弟子入則孝,__
2024-12-01 13:22
【摘要】望月懷古張九齡張九齡(678-740年)唐玄宗開元年間宰相,字子壽,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世稱“張曲江”。自稱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中進士,始調(diào)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開元間,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
2024-12-01 13:29
【摘要】1道士塔余秋雨余秋雨:浙江余姚人,當代藝術(shù)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借我一生》等。走進敦煌
【摘要】揚州慢姜夔一、學習目標1、了解姜夔及其詞作2、分析鑒賞這首詞,學習本詞對比手法的運用3、理解詞人所抒發(fā)的內(nèi)心郁憤之情及愛國深情作者簡介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布衣終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達官貴人坐上客。擅長寫詞,尤精通音律,其
2024-12-01 13:23
【摘要】挖掘中國人血脈中的奴性袁世凱稱帝在天壇祭天女囚賭場在中國沒有誰能像魯迅那樣,對幾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有那么清醒、透徹的了解;也沒有誰能像魯迅那樣,對專制和愚昧揭露得那么深刻和全面;更沒有誰能像魯迅那樣,對滲透到中國人思想基因中的“劣根性”痛下針砭,無情地
2024-12-01 13:25
【摘要】墨池記曾鞏走進作者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曾南豐。嘉佑進士,少以文章見賞于歐陽修,官至中書舍人。為王安石所推許。卒謚“文定”,故又稱曾文定公。散文平易典重,布局嚴謹條暢而有法度。著有《元豐類稿》。曾鞏世稱“南豐先生”。漢族江右民系。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
2024-11-29 10:54
【摘要】秋聲賦歐陽修這是甲骨文中的”秋”字,從象形角度來說,是指一株成熟的莊稼。作為農(nóng)業(yè)社會,谷物豐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因此,“秋”字最初的意思是“豐收”,是喜悅的,歡欣的。---《“秋”和頌秋、悲秋》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座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024-11-29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