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重點:(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2)賞析李詩的藝術特色。教學難點:理解夢境與詩歌主旨的內在聯(lián)系。教學過程:一、導入(并明確文體)師:我們在小學的時候曾學過李白的一首留別詩《贈汪倫》(全班齊背):“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首詩表現(xiàn)
2024-12-09 22:57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湖南省江華縣第一中學肖花蘭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敖骨,青蓮居士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作
2025-07-28 20:24
【摘要】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懷李白》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望廬山瀑布》)?兩岸青山相對出,?(《望天門山》)?兩岸猿聲啼不住,?(《早發(fā)白帝城》)?舉杯邀明月,?(《月下獨
2024-08-19 17:33
【摘要】文章背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奉詔來到京城長安。他本想能夠施展才能,有所作為,如對其妻所說:“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京城權貴,受到排擠,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離開長安
2024-08-31 01:46
【摘要】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為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_灣詩人:余光中把在夢中游歷天姥山的情形寫成詩歌,送給將要離別的朋友夢游:是借夢境來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并非真的做了夢。吟:詩體名,歌行體
2024-08-19 18:28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詩詞賞析學習要點作者簡介作品背景課文朗讀夢境鑒賞思路主題補充注釋學習要點1、體會詩人鄙視權貴,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2、領會作品想象奇特和大膽夸張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
2024-08-19 09:38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唐李白李白:字太白,號謫仙,唐代杰出大詩人,人稱詩仙,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贈汪倫》、《行路難》等等。與杜甫合稱“李杜”。夢游天姥吟留別文章背景唐玄宗天寶元年,由于道士吳筠的推薦,
2024-08-19 09:20
2024-08-31 00:49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默寫:?1、我欲因之夢吳越,__________.?2、謝公宿處今尚在,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身登青云梯?4、千巖萬轉路不定,___________.?5、熊咆龍吟殷巖泉,__________.?6、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7、
2024-08-09 10:39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素有“詩仙”之稱,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25歲始在各地漫游,結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較廣泛地接觸現(xiàn)實,認識到朝廷的腐敗、官僚貴族的奢侈腐朽,寫出不少
2024-08-19 09:47
【摘要】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 海納百川 頁碼:第11頁共11頁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唐代:李白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
2025-04-15 03:08
【摘要】高一語文(選修)yw—2012—01—001《夢游天姥吟留別》導學案班級______組別______組名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2.學習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3.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緦W習重難點】把
2024-08-19 23:41
【摘要】第一篇:《夢游天姥吟留別》 江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介紹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2、通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學了解李白詩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義風格。 3、通過其他...
2024-10-25 03:44
【摘要】李白作者簡介李白素有“詩仙”之稱,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最具浪漫主義氣息的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25歲始離川在各地漫游。較廣泛地接觸現(xiàn)實,認識到朝廷的腐敗、官僚貴族的奢侈腐朽,寫出不少抨擊黑暗現(xiàn)實的詩篇。晚年飄泊困苦,卒于當涂。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感情熱烈,性格豪爽,想象豐富,語言
2024-08-19 23:21
【摘要】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板書課文分析朗讀題解寫作背景作家簡介教學目的重點字詞小結教學目的1、理清夢游線索。2、通過仙境的描繪,體會詩人鄙視權貴、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3、培養(yǎng)學生詩歌誦讀及鑒賞能力。作者簡介李白字太
2024-08-19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