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透光率 B 試劑空白 )A 溶劑空白D 過渡金屬CD 60nm19.光電管的陰極內(nèi)部涂層是( B 30nm D —NO218.可見分光光度法中要求顯色劑與產(chǎn)物最大吸收波長的差別要大于等于( 17.下列各基團,不屬于發(fā)色團的是( D —NO2C —NHRB —Br D n→π*C π→π* )A σ→σ* D 電子躍遷能級差14.下列各種類型的電子躍遷,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C 入射光強度)A 電子躍遷幾率 B 光程 12.吸光物質(zhì)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峰位(λmax、λmin等)取決于( D CH2=CHCH=CH2C)A D CH3CH2CH2CH2OH C CH≡C—CHO B CH2=CHCH2CH2COCH3 D C6H5NO2 10.下列化合物中,其紫外光譜上能同時產(chǎn)生K帶、R帶的是( C C2H6 B CH3COCH3 D.8~10個點 9.結(jié)構(gòu)中含有助色團的分子是(B.3~4個點)A 3個點C 強酸溶液中進行 7.某顯色劑在pH3~6時顯黃色,pH6~12時顯橙色,pH大于13時,呈紅色,該顯色劑與某金屬離子配合后呈現(xiàn)紅色,則該顯色反應應在( B ~ )A 0~ C 10-3mol/LB 10-3mol/L mol/L,則乙的濃度為(D 波長位置不移動,但峰高值增加 C 波長位置不移動,但峰高值降低 )A 波長位置向長波方向移動,峰高值增加 B 波長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動,峰高值降低D 波長位置不移動,但峰高值增加 C 波長位置不移動,但峰高值降低 )A 波長位置向長波方向移動,峰高值增加 B 波長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動,峰高值降低 )A ε>104 B 透光率第3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習題(一)選擇題單選題1.在吸收光度法中,It /I0定義為透過光強度與入射光強度之比,稱為( )A 吸光度 C 百分透光率 D 消光度2.某吸光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表現(xiàn)出強吸光能力,其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B 104>ε>103 C 103>ε>102D ε<1013.符合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釋時,其最大吸收峰( 4.符合朗伯定律的有色溶液,其吸光物質(zhì)液層厚度增加時,最大吸收峰( 5.有兩個完全相同的1cm厚度的比色皿,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濃度同一有色物質(zhì)的溶液,10-3 )A 10-3mol/L D 10-3mol/L6.分光光度法中,要使所測量的物質(zhì)其濃度相對誤差ΔC/C較小,宜選用的吸光度讀數(shù)范圍為( C ~ D ~)A 弱酸溶液中進行 B 弱堿溶液中進行 D 強堿溶液中進行 8.制備一條標準曲線,通常要測定( C.5~7個點 )A CH3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