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態(tài),而實際邊界是高校符合社會利益最大化的范疇。(二)高校擴張的原因:邊界剛性邊界是物體生存和發(fā)展的“邊緣”:經濟功能與制度成本[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34.空間的度量概念,其標志主體和環(huán)境之間的區(qū)別和關聯,具有很強的彈性和張力。截止2003年末,比2002年增長45%,其中基本建設形成的債務占82%。王艷霞,貸款權利和責任高度不對稱,導致的后果是高校邊界的盲目擴張, [J].,(10):4852.引發(fā)高校財務危機,在未引入高校退出機制的前提下,高校仍然可以負債經營,勢必會引起銀行資產的惡化,進而引發(fā)財政風險。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1999-2004年期間,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增長了近1倍。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公辦高校向銀行貸款大致為1500億元至2000億元,有的高校貸款已高達10億元至20億元。 How Much Should They Spend?[M].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1980.,因而在邊界擴大的同時,風險主要是成本造成的財務危機。二、高校擴張:表現及成因(一)高校擴張的表現:信貸與圈地高校的聲譽追求和規(guī)模偏好使得其投入成本具有無限擴大化的傾向 BOWEN H R.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How Much Do Collegesamp。目前,我國的高校存在盲目擴張的現象,銀行的信用助長了擴張沖動,使得高校邊界風險進一步放大,高校財務危機隱患凸現,最終會演變成財政風險。基于高校的社會公益性,即對社會具有明顯的公益產出乘數效應,是否意味著高校越大越好。關 鍵 詞:高校邊界;邊界風險;注資;能力儲備 一、引言從國家角度而言,教育是一種生產要素的投資性部門,通過有意識的投資,教育能“抽引”人的潛能,形成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資源—人力資本,從而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外匯注資:化解高校擴張財政風險的新思路摘 要:高校是我國公益性的投資部門,但存在一定的發(fā)展邊界,盲目擴張會產生邊界風險。目前,由于我國對高校實行廉價的制度供給,在銀行信用的推動下,高校存在邊界風險,并將引發(fā)財政風險,解決的新路徑是利用外匯儲備給高校注資,實現外匯儲備轉化能力儲備,對我國能力儲備具有戰(zhàn)略意義。高??梢暈槿瞬藕涂蒲挟a品的生產部門,是教育職能的主要承載體,高校承擔著整個民族所需人才儲備的重任,因而高校是國家進行能力儲備的重要載體。其實不然,高校不具有自我循環(huán)生存的能力,需要外界的給養(yǎng),高校的發(fā)展存在一個邊界問題。因而,探究高校邊界風險的根源并找尋一條適合我國高校發(fā)展的新路徑,對于我國實現綜合國力的提升具有戰(zhàn)略意義。 Universities Spend Per Student amp。時下,高校危機論隨著高校經濟的自我膨脹已日漸凸現,銀行貸款充當著高校自我膨脹的動力,使得高校邊界風險的杠桿效應加大。 -,(12).在銀行貸款的支持,高校儼然成了一個經濟實體,“大躍進”式發(fā)展成為高校經濟的一大特征。目前,我國已有高校城60多個,其中僅江蘇一省就設立了9個,在這60多個高校城中,河北廊坊的東方高校城,投資50億元;南京的仙林高校城,規(guī)劃面積70平方公里,投資50億元;同屬南京的江寧高校城,占地30平方公里,投資40多億元;廣州的廣州高校城,占地43平方公里,投資120億元;長沙的岳麓山高校城,占地4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