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單項選擇題()A、若舍鄭以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B、乃筑諸侯之館、C、寡君聞命矣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驕固,全部是聯(lián)綿詞的一組是A、憔悴?經(jīng)濟?頒發(fā)???B、倉卒?參差?流離C、匍匐?輾轉(zhuǎn)?男女??
2025-06-30 16:56
【摘要】古代漢語,與“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是( b )。?寧朝于人也?。。答案:B2.第2題“修”字的聲符是( ?。┐鸢?D3.第3題下列漢字,屬于會意字的是( ?。┐鸢?D4.第4題“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中,賓語
2025-04-26 01:23
【摘要】《古代漢語》試卷(二)第一部分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詞、曲中習用的特殊語詞的詞典《詩詞曲語辭匯釋》的作者是() ?。ǎ 。梢员硎痉课菀饬x的是() ,全為合體字的一組是()
2025-04-04 00:15
【摘要】古代漢語翻譯題:,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汝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譯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兒子跟在后面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沒有辦法,對兒子說
2025-04-03 02:15
【摘要】古代漢語復習題一、名詞解釋1、反切:我國傳統(tǒng)的一種注音方法,是用兩個字合注一個字的音,被切字的聲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diào)跟反切下字相同。2、葉音:用后代的語音讀古代的詩文,不押韻的韻腳,臨時改讀為一個押韻的音,即為“葉音”,這個稱呼由朱熹提出。3、古音通假:古代漢語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虮居衅渥?,或本無其字,兩個字形體不同,意義不同,只是由于聲音
【摘要】《古代漢語》南京大學高小方教授學習古代漢語的訣竅(一)一、四多多讀:精讀100篇(章);多記:準確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多查:嚴謹查字典辭典;???查史料、語料:《中國語言文字學史料學》、《漢語史語料學》多譯;◇字典辭書世界上的書可分為兩類:·閱讀書:供閱讀;·工具書:供查檢;工具書包括:
2025-08-05 14:37
【摘要】一、默寫(20分/20個)二、單選(20分/20個)三、名詞解釋(15分/3個)四、簡答題(北宋加南宋陸游)(28分/4個)五:論述題(17分/1個)(重要詞人,歐陽修不考)晏殊、柳永、梅堯臣、秦觀、晏幾道、蘇軾、周邦彥、黃庭堅、陸游、歐陽修宋遼金文學(960-1127-1279)緒論一、政治.“崇文抑武”二、經(jīng)濟 商業(yè)、手工
2025-08-05 10:50
【摘要】魯施氏有二子魯國的施氏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愛好學術(shù),另一個愛兵法。愛學術(shù)的兒子用文學之道去求得齊侯任用,齊侯接納了他,讓他做諸位公子的老師。愛好兵法的兒子到了楚國,用以武強國的方法向楚王求職,楚王非常喜歡他,讓他擔任軍正之職,他們的俸祿讓他們家里發(fā)了財,他們的爵位使親族顯耀?! ∈┦系泥従用鲜希瑯佑袃蓚€兒子,他們所學的也和施氏的兒子相同,但卻被貧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對施家的富有很羨
2025-07-08 13:17
【摘要】古代漢語詞匯單音詞:只有一個音節(jié)的詞,寫到書面上,也就是一個漢字。例如:走、則、道、股、遠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先秦——魏晉段,以單音詞占絕對優(yōu)勢,仿古作品中也是),現(xiàn)代漢語中復音詞占絕大多數(shù)。單音詞發(fā)展為復音詞的途徑加附換加同義詞素加相關(guān)詞素加反義詞素附前綴附后綴換成雙音詞信—誠信 進—進獻 疑—嫌疑骨—骨肉 父—父親
【摘要】精衛(wèi)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山海經(jīng)》1、曰:叫作2、發(fā)鳩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3、拓木:拓樹,桑樹的一種4、狀:形狀5、烏:烏鴉6、文首:頭上有花紋。
2025-07-07 17:54
【摘要】一徙xǐ〈動〉(1)(形聲字。從辵(chuò),止聲。本義:遷移)(2)本義(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動)英譯:[movefromoneplacetoanother]徙?徙,迻也?!墩f文》徙,移也。——《廣雅》若徙于他?!吨芏Y·比長》。注:“謂出居異鄉(xiāng)也?!彼泪銦o出
2025-08-12 23:49
【摘要】古漢語通論(十三)連詞,介詞(一)連詞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若”“如”“茍”等等。例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生莊公及
2025-07-30 09:05
【摘要】古代文學的發(fā)展姓名喬瑞瑞指導教師張燕(呂梁高級實驗中學理科1415班山西離石033000)摘要:科舉是一種制度,但更是一種文化,這種制度文化塑造了不同時代的文人的精神風貌。從科舉與文學的關(guān)系來審視和研究中國古代文人及文學現(xiàn)象,無疑會更鮮活和切實地貼近文人及文學本身,把握他們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和感情
2025-08-05 14:36
【摘要】古代宋元文學填空題1.西昆派,以楊億編《西昆酬唱集》一書而得名。2.五代時牛希濟的《文章論》指責了當時“唯聲病忌諱為切”的浮靡文風。3.元人方回《送羅壽可詩序》說:“宋劃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边@就是“宋初三體”。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來形成的婉麗詞風更彌漫一時,九僧、林逋??是在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們向來合稱晚唐體。5.宋
2025-08-05 12:03
【摘要】古代漢語文字(上):、契刻、八卦等不是文字?文字與圖畫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結(jié)繩、契刻、八卦等都是幫助和提示人們記憶的工具,而文字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都不是文字,和文字的產(chǎn)生也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圖畫雖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應該怎么理解取決于具體環(huán)境。只有具備下列條件時,才可以成為文字:(1)把整幅的畫拆散成個別的圖形,一個圖形跟語言里的一個詞相當。(2)這些圖形必得
2025-07-07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