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New York: Cardner Press Inc. 1976Gutt, 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Basil: Blackwell, 1991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mold Ltd, 1985Halliday MAK amp。本課程匯集中外各派翻譯研究方法名家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并對其進行深入詳實的對比和講解。課程通過歸納和演繹的兩個途徑向?qū)W生推導出各派理論的基點和理論的延伸。英漢美文翻譯與鑒賞》,譯林出版社,2002年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要求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能以論文的形式對英漢語的某一個方面,根據(jù)語言學理論進行對比,或通過翻譯一篇文章的形式來分析兩種語言的特點,以體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四十)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課程編號:YYY2081課程名稱: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教學目的與內(nèi)容:鑒于翻譯理論和技巧必須建立在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對比分析的基礎(chǔ)上,本課程旨在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法、修辭、文化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對比研究,幫助學生提高英漢雙向翻譯的水平,要求學生對漢英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和之間的相同或相似之處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找出其規(guī)律,以期達到更有效地從事口筆譯的工作。如:閱讀理解原文——通過上下文來理清詞義——最后以漢語語言習慣表達原義等,以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在詞、詞組、句子、篇章四個層次上進行翻譯實踐,除教材外,可適時補充一些適時性強的新材料(如國際時勢評論、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等),增強學生對翻譯理論的理解。本科就業(yè)去向包括各大部委、各級政府或企事業(yè)單位的翻譯或外事部門、中國駐外機構(gòu)、涉外出版社、傳媒單位、網(wǎng)絡(luò)媒體的海外部、涉外企業(yè)以及跨國公司,具體從事口筆譯或更廣義的與語言文字相關(guān)的設(shè)計、策劃、咨詢、跨文化交流等工作。翻譯專業(yè)本科教育為四年,一、二年級的學生必須修讀英語系的核心技能課程和基礎(chǔ)國情課程,以繼續(xù)雕琢英語的聽說讀寫基本功并增進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的了解,同時,他們還必須修讀專門設(shè)計的小班講授的中文課程以拓展并提升自己的母語修養(yǎng)。隨著基礎(chǔ)階段教學的推進,本專業(yè)的學生將于二年級后半期開始接受口筆譯的基礎(chǔ)訓練;進入三四年級后,他們除了每周8小時的專題筆譯以及各種形式口譯的高強度訓練外,還需要修讀以英文講授的英語語言和文學、社會和文化研究、國際政治與經(jīng)濟、國際新聞與傳播等領(lǐng)域的選修課程以拓寬知識面,以及各種翻譯專業(yè)課程以提升學科意識和從業(yè)潛力。(三十九) 翻譯理論導論課程編號:YYY2071課程名稱:翻譯理論導論教學目的與內(nèi)容: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的課程,主要內(nèi)容是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通過實踐來掌握理論,通過一年的翻譯教學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翻譯理論,教學內(nèi)容包括介紹我國翻譯的歷史、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瞻,翻譯的標準和原則,翻譯家所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英漢語言對比的分析,英語國家文化特點的漢譯,直譯與意譯,以及翻譯的基本過程與過程。使用教材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劉宓慶:《文體與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6年參考書目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John I. Saeed, Seman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黃忠廉:《翻譯變體研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思果:《翻譯研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本課程的主要以講座和討論的方式授課,本課程內(nèi)容大致分為四個部分:詞匯對比:包括詞匯總特征;構(gòu)詞法;詞匯語義學對比,語法對比:包括句型對比;時間概念表達對比;句子成分對比,修辭對比:包括夸張手法、委婉手法和邏輯關(guān)系表述對比,語篇對比:包括連貫性、思維的邏輯性、文體的多樣性對比。使用教材: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John I. Saeed, Semantic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0.參考書目: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黃 任,《英語修辭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侯維瑞,《英語語體》,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佐良,《英語文體學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0年劉士聰,《漢英(四十一) 翻譯研究方法論課程編號:YYY2072課程名稱:翻譯研究方法論學分:2教學目的與內(nèi)容:翻譯研究方法論課程主要解析翻譯理論家和研究人員的各種翻譯理論的探討和獨特的研究方向方法。學生在明確了翻譯研究方法論的基本構(gòu)成后,將有能力對相關(guān)翻譯理論的研究方法提出創(chuàng)新的思維見解,從而進一步完善基本理論的構(gòu)成。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基本掌握現(xiàn)代翻譯研究領(lǐng)域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加以透徹的分析和對比。 Has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