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OH 3羧甲基 己二酸 4甲氧基 2溴苯甲酸 對(duì)于簡(jiǎn)單的脂肪酸也常用 α、 β、 γ、 δ等希臘字母表示取代基的位次; 羧基永遠(yuǎn)作為 C1。 苯甲酸 (芳香酸 ) CH3COOH HOOCCH2CH2COOH 丁二酸 (二元酸) 乙酸 (一元酸) COOH CH CH2 COOH 丙烯酸 (不飽和酸) 12. 1 羧酸的分類與命名 ? 12. 1. 2 羧酸的命名 C H = C H C O O H C H 3 ( C H 2 ) 1 6 C O O H H O O C C H C H C O O HO HO HCOOHHCOOH CH 3 (CH 2 ) 14 COOH 蟻酸 肉桂酸 1. 俗名 安息香酸 棕櫚酸 硬脂酸 酒石酸 12. 1 羧酸的分類與命名 ? 2. 系統(tǒng)命名法 規(guī)則: 脂肪酸的系統(tǒng)命名中選擇分子中含羧基最長(zhǎng)的碳鏈為主鏈,根據(jù)主鏈上碳原子數(shù)目稱為 某酸 ,超過10個(gè)碳原子的 不飽和 酸在碳數(shù)后加“ 碳 ”字。第 12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與質(zhì)譜 本章重點(diǎn)講解 : 1.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分類與命名 —— 掌握 2.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結(jié)構(gòu) —— 理解 3.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物理性質(zhì) —— 了解 4.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化學(xué)性質(zhì) —— 掌握 5.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 制備 —— 掌握 6. 幾個(gè)重要羧酸及其衍生物 —— 理解 12. 1 羧酸的分類與命名 12. 1. 1 羧酸的分類 分子中含有 羧基 (carboxyl) ,具有酸性的一類有機(jī)化合物叫 羧酸 (Carboxylic acid)。羧基可以連接在脂肪族烴基上 (RCOOH),也可以連接在芳基上 (ArCOOH)。表示側(cè)鏈與雙鍵的方法與烴相同,編號(hào)從羧基碳原子開始。 C H 3 C C H 2 C O O HO β 丁酮酸 ( 3氧代丁酸或乙酰乙酸) 12. 1 羧酸的分類與命名 羧酸分子中烴基上的氫被其他原子或基團(tuán)取代后的化合物,稱為 取代羧酸 。 H R—— H p,p共軛體系 共平面 羰基和羥基通過 p,p共軛 構(gòu)成一個(gè)整體 , 故羧基不是羰基和羥基的簡(jiǎn)單加合 。 H 12. 2 羧酸的結(jié)構(gòu)與物理性質(zhì) 羧酸的物理性質(zhì): 由于形成了 氫鍵 ,導(dǎo)致羧酸的沸點(diǎn)比相應(yīng)相對(duì)分子質(zhì)量的醇的沸點(diǎn)高。K M n O 4加 熱R C O O H + R 39。 無 機(jī) 酸 R C O O H H 2 C O 3 H 2 O R O H1 2 4 5 6 . 4 ( p k a 1 ) 9 1 0 1 5 . 7 1 6 1 9 O HpKa: 12. 5 羧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 取代基對(duì)酸性的影響 H C O O H C H 3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 C H 3 C H 2 C O O H C 6 H 5 C O O H3 . 7 7 4 . 7 4 2 . 8 6 4 . 8 8 4 . 2 0G C H 2 C O O G C H 2 C O O G C H 2 C O O C l C H 2 C O O H C l 2 C H C O O H C l 3 C C O O H2 . 8 6 1 . 2 6 0 . 6 4 1. 誘導(dǎo)效應(yīng)的影響 C H 3 C H 2 C H C O O H C H 3 C H C H 2 C O O H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H C H 3 C H 2 C H 2 C O O HC l C l C l 2 . 8 2 4 . 4 1 4 . 7 0 4 . 8 2COOH COOH COOH NO2 NO2 NO2 COOH COOH COOH OH OH OH COOH 12. 5 羧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 2. 共軛效應(yīng)的影響 12. 5 羧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羧酸中的羰基可以與某些親核試劑發(fā)生 加成 消除反應(yīng) ,生成 羧酸衍生物 (酰鹵、酸酐、酯、酰胺),反應(yīng)通式為: R COO H + N u R C N uO( N u = X , O C O R 39。 , N H 2 )1. 酯化反應(yīng) 酸催化 R COO H + H O R 39。 + H 2 O*12. 5 羧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 酸和醇的體積 (空間因素 )對(duì)酯化反應(yīng)的速度有很大影響。加熱、脫水劑: 醋酸酐 或 P2O5等。 CH2=CHCH2CO2H + LiAlH4 CH2=CHCH2CH2OH 3O+ CH3CH2CHCO2H + LiAlH4 CH3CH2CHCH2OH CH3 CH3 83% + 12. 5 羧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 脫羧反應(yīng) R C C H 2 C O O HOR C C H 3O+ C O 2若 aC上 有強(qiáng)吸電子基,則易脫羧。 PCl PBr3 或 紅磷 (P)等催化。 命名 O O CH3— C— OCH3 HC— O— C2H5 O (CH3)2CHCH2COCH2 CH3COOCH=CH2 乙酸甲酯 甲酸乙酯 異戊酸芐酯 乙酸乙烯酯 一元醇的酯:羧酸名+醇名+酯 — 某酸某 (醇 )酯 多元醇的酯:醇名+羧酸名+酯 — 某醇某酸酯 12. 7 羧酸衍生物 COOC2H5 COOH COOC2H5 COOC2H5 COOCH3 COOC2H5 乙二酸氫乙酯 酸性酯 乙二酸二乙酯 中性酯 ,簡(jiǎn)單酯 乙二酸甲乙酯 中性酯 ,混合酯 OOγ 丁酸內(nèi)酯 γb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