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寫出下列化合物的構(gòu)造式 : 4. 硬脂酸 COOHCOOHCCC O O HC O O HHHC H = C H C O O HC H 3 ( C H ) 1 6 C O O H3. 肉硅酸 2. 馬來酸 1. 草酸 5. α-甲基丙烯酸甲酯 6. 鄰苯二甲酸酐 C OC OO7. 乙酰苯胺 N H C O C H 3C H 2 = C C O O C H 3C H 38. 過氧化苯甲酰 COOOCO9. ω -己內(nèi)酰胺 10. 氨基甲酸乙酯 CH 2 N C 2 H 5OON HC O11. 丙二酰脲 N HCC N HCOOO 12. 胍 H 2 N C N H 2N H13. 聚馬來酸酐 C COnOO14. 聚乙酸乙烯酯 C H 2 C H **OCC H 3On三、寫出分子式為 C5H6O4的不飽和二元酸的所有異構(gòu)體(包括 順反異構(gòu))的結(jié)構(gòu)式,并指出那些容易生成酸酐: 解:有三種異構(gòu)體: 2-戊烯- 1, 5-二酸; 2-甲基-順丁烯二酸; 2-甲基-反丁烯二酸。其中 2-甲基-順丁烯二酸易于生成酸酐 CCHCO OHCO OHCCH CO OHCH 3 HO OC CH 3HO OC CH =C HC H2 CO OH2-戊烯- 1, 5-二酸; 2-甲基-順丁烯二酸; 2-甲基-反丁烯二酸 O HC H 3 C O O HH O O C C H 2 C O O HH O O C C O O H H C O O HO HC H 3 C O O H H O O C C H 2 C O O H H O O C C O O H H C O O H1 醋酸, 丙二酸,草酸,苯酚 , 甲酸酸性強(qiáng)度順序: 四、比較下列各組化合物的酸性強(qiáng)度: 2 O H C H 3 C O O H C 2 H 5 O HF 3 C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O HC H 3 C O O H C 2 H 5 O HF 3 C C O O H C l C H 2 C O O H3 N O 2C O O HN O 2C O O H C O O H O H O H五、用化學(xué)方法區(qū)別下列化合物 : 1. 乙醇,乙醛,乙酸 乙醇 乙醛 乙酸 I2, NaOH HCI3 HCI3 不變 Tollens 試劑 不變 銀鏡 2. 甲酸,乙酸,丙二酸 甲酸 乙酸 丙二酸 Tollens試劑 銀鏡 不變 不變 加熱 — 不變 CO2 ↑ 3. 草酸,馬來酸,丁二酸 草酸 馬來酸 丁二酸 溴水 不變 褪色 不變 高錳酸鉀 褪色 — 不變 2-羥基苯甲酸 , 苯甲酸 , 苯甲醇 2-羥基苯甲酸 苯甲酸 苯甲醇 三氯化鐵水溶液 顯色 不變 不變 氫氧化鈉水溶液 —— 溶解 不溶 C O O H C H 2 O HC O O HO H5. 乙酰氯,乙酸酐,氯乙烷 乙酰氯 乙酸酐 氯乙烷 硝酸銀水溶液 立即生成 氯化銀沉淀 不反應(yīng) 加熱才有氯化銀沉淀 六、寫出異丁酸和下列試劑作用的主要產(chǎn)物 Br2 / P1 2 3 ( 1 ) L i A l H 4 ( 2 ) H 2 OSOCl2C H 3 C H C O O HC H 3 B r 2 / PC H 3C C O O HC H 3B rC H 3 C H C O O HC H 3 ( 1 ) L i A l H4( 2 ) H 2 OC H 3 C H C H 2 O HC H 3C H 3 C H C O O HC H 3S O C l 2C H3 C H C O C lC H 34 5 6 7 C H 3 C H C O O HC H 3 ( C H 3 C O ) 2 O C H3 C O O H( C H 3 C H C O ) 2 OC H 3+C H 3 C H C O O HC H 3 P B r 3C H3 C H C O B rC H 3C H 3 C H C O O HC H 3 C H 3 C H 2 O H / H 2 S O 4C H 3 C H C O O C 2 H 5C H 3C H 3 C H C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