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trl+G三、問答題怎樣將普通層轉(zhuǎn)換為遮罩層。若要創(chuàng)建動態(tài)遮罩效果,可以使()動起來。六、回到場景1,拖動影片剪輯元件到窗口中。五、測試動畫,此時引導線消失。三、單擊圖層2,在層管理器的下方按“添加運動引導層”按鈕,在圖層2的上方插入一個新層,即圖層2的引導層(層樣式與圖標發(fā)生變化,“引導層”的時間軸長度與“被引導層”自動同步)。實例六小球沿圓周運動一、建立新文檔,在圖層1繪制一個橢圓線框作為運動路徑。創(chuàng)建引導動畫的步驟: l 創(chuàng)建引導層,在引導層中繪制對象的運動路徑; l 在被引導層中將創(chuàng)建的運動對象放在路徑的起點;在被引導層中創(chuàng)建另一關鍵幀,并將對象移動到路徑終點; l 在被引導層的兩個關鍵幀之間創(chuàng)建動畫補間動畫。教學過程:四、引導層(參見書120頁)“引導層”也是一種特殊的層,可以制作具有引導路徑作用的特殊圖層,它由引導層和被引導層組成,其中引導層用于放置對象運動的路徑,被引導層用于放置運動的對象。三、右擊“圖層2”圖標,執(zhí)行“遮罩層”命令。一、新建文檔(*),導入素材,并將其相對于舞臺中心對齊。九、將場景中的元件,進行組合。七、選擇圖層2,在第60幀插入普通幀,并將其轉(zhuǎn)換為遮罩層。五、單擊線條工具,在圓的中央畫一條直線,使用任意變形工具,移動旋轉(zhuǎn)中心點,在變形面板的旋轉(zhuǎn)文本框中輸入45度,單擊復制并應用變形按鈕;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刪除多余的圖形得到扇形,并進行組合。三、新建一個影片剪輯元件,將圖片元件拖入到場景中央。第20幀第40幀 實例四萬花筒(參見書124頁)一、新建文檔(400*400),導入素材,將其打散;并將圖片四周的白色區(qū)域刪除,進行組合。三、單擊圖層1的第1幀,在舞臺上輸入一大段文字,并在第80幀上單擊鼠標右鍵,執(zhí)行“插入幀”命令。第0幀第50幀 實例三探照燈一、建立新文檔,插入圖層。二、新建圖層2,在圖層2繪制一個矩形。第0幀第25幀 實例二文字電影序幕效果利用遮罩動畫技術來實現(xiàn)文字的電影序幕效果。五、單擊圖層2的第1幀,在舞臺上繪制橢圓形,刪除輪廓線,將其對齊到舞臺中心;右擊圖層2的第40幀,執(zhí)行“插入幀”命令。三、單擊圖層1的第1幀,在舞臺上輸入文字,并將文本框移至舞臺左側。實例一遮罩層的創(chuàng)建一、建立新文檔,插入圖層2。創(chuàng)建遮罩層的步驟: l 選擇或創(chuàng)建一個層作為被遮罩層,在該層中應包含將出現(xiàn)在遮罩中的對象; l 在被遮罩層上面新建圖層2,該圖層將作為遮罩層,然后在該層上創(chuàng)建填充形狀、文字或元件的實例; l 在“時間軸”面板中右擊圖層2,執(zhí)行“遮罩層”命令,該層將轉(zhuǎn)換為遮罩層。其中,遮罩項目可以是填充的形狀、文字對象、圖形元件的實例或影片剪輯。遮罩動畫由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組成。二、層的基本使用(參見書77頁~82頁)層控制區(qū)在時間軸的左邊,是時間軸的一部分;選擇圖層是對圖層進行各種操作的基礎,被選擇的圖層叫做當前圖層; 單擊層控制區(qū)左下方的“插入圖層”按鈕,即可獲得一個新層,新層會排列在所選層的上方; 雙擊圖層的圖層名,將進入可編輯狀態(tài),在文本框中輸入新名字,按下回車鍵確認,即可重命名圖層;選中需要刪除的層,再單擊層控制區(qū)右下角的刪除圖層按鈕,該層即被刪除; 將光標置于某層上,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并上下拖動層,可調(diào)整層之間的上下順序。l 引導層、被引導層:引導層引導下面圖層中的對象按著本層繪制的路徑運動,但不會出現(xiàn)在作品的最終效果中。Flash中的圖層內(nèi)容有: l 一般圖層:默認情況下新建一個Flash文檔后只有一個普通圖層。一、圖層概述(參見書76頁)圖層類似于一張透明的薄紙,每張紙上繪制著一些圖形或文字,而一副作品就是由許多張這樣的薄紙疊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教學過程:在Flash文檔中,可以導入其他應用程序中創(chuàng)建的各種矢量圖形和位圖圖像,方便用戶在不同軟件之間進行操作。A,對齊B,變形C,信息D,屬性下面哪個時打開“變形”面板的快捷鍵()A,Ctrl+JB,Ctrl+RC,Ctrl+TD,Ctrl+G下面哪個選項不屬于貼緊功能的內(nèi)容()A,使用對象貼緊功能B,使用像素貼緊功能 C,使用貼緊對齊功能D,相對于舞臺中心對齊在Flash中鎖定對象的組合鍵是()A,Ctrl+SB,Ctrl+Alt+BC,Ctrl+Alt+LD,Ctrl+Alt+Shift+L三、問答題簡述將線條轉(zhuǎn)換為填充的作用與方法。在使用“變形”面板縮放、旋轉(zhuǎn)和傾斜實例、組以及字體時,可以通過該面板中的()按鈕,將變形的對象還原到設置前的狀態(tài)。“變形”面板在設置對象的寬與高的百分比值時,如果百分比值的數(shù)值大于(),那么對象就放大。四、在矩形邊框處于被選中狀態(tài)時,執(zhí)行“修改”/“形狀”/“將線條轉(zhuǎn)換為填充”命令;使用“選擇工具”選擇 場景中的白色矩形,將其剪切;選擇圖層2,將第1幀刪除,并插入關鍵幀,將剪切的圖像粘貼至原位。二、在圖層1下方新建圖層2,然后選擇“矩形工具”繪制比圖像四周略大的矩形(586*430,紅色邊框,填充顏色為白色);然后在“屬性”面板中單擊“自定義”按鈕,并設置參數(shù)(粗細:18,類型:點狀線,點距:9)。實例三制作郵票 結合“矩形工具”、“選擇工具”,通過自定義線條形狀,使用“將線條轉(zhuǎn)換為填充”命令以及復制、原位粘貼等命令制作出郵票的鋸齒形狀。六、柔化填充邊緣(補充)選擇一個填充形狀,執(zhí)行“修改”/“形狀”/“柔化填充邊緣”命令,并設置“柔化填充邊緣”對話框中各選項。五、擴展填充(補充)選擇一個填充形狀,執(zhí)行“修改”/“形狀”/“擴展填充”命令,并設置“擴展填充”中的距離數(shù)值以及方向。第三章編輯圖形第一講(第四周 2學時)課題名稱:編輯對象目的要求:主要介紹編輯對象的操作,包括選擇工具的使用、改變對象的形狀、群組和打散對象、對齊對象和合并對象的操作方法。六、使用“選擇工具”選擇圓形,右擊鼠標,執(zhí)行“排列”/“移至頂層”命令;按下Shift鍵將風車扇葉全部選中,將其組合。四、使用“任意變形工具”選擇矩形,將中心控制點拖動至正圓的中心位置,進入矩形的“繪制對象”工作區(qū),調(diào)整其形狀。二、選擇“選擇工具”,雙擊正圓,進入該對象工作區(qū),使正圓處于被選擇狀態(tài),然后在“混色器”面板中設置漸變顏色(【255,0,255】、【255,0,255】、【255,153,255】、【255,255,255】)進行填充。在此基礎上使用“任意變形工具”,結合“組合”、“排列”命令對風車添加眼睛和嘴巴。許多物體都不能直接用于“扭曲”變化和“封套”變化,必須通過“修改”/“取消組合”命令或“修改”/“分離”命令,使之成為打散的圖形后,才可以進行扭曲和封套變化。使用“封套”功能修改形狀允許彎曲或扭曲對象。五、圈選舞臺上已排列好上下關系的3個圖形,分別按下“垂直中齊”、“水平中齊”按鈕。)三、選擇這個組合后的圖形,將該圖形復制兩個,將其中一個圖形進行等比例放大,另一個圖形進行等比例縮小。二、選擇這個填充圖形,執(zhí)行“修改”/“組合”命令,將圖形結合在一起。變形面板分為三個區(qū)域:最上面的是縮放區(qū),可以輸入“垂直”和“水平”縮放的百分比值,選中“約束”復選框,可以使對象按原來的長寬比例進行縮放;中間區(qū)域是旋轉(zhuǎn)單選框,選中它后可以輸入旋轉(zhuǎn)角度,使對象旋轉(zhuǎn);最下面的是傾斜單選框,選中它后可通過輸入“水平”和“垂直”角度來傾斜對象;單擊面板下方的“復制并應用變形”按鈕,可執(zhí)行變形操作并且復制對象的副本;單擊“重置”,可恢復至上一步的變形操作。單擊“相對于舞臺”按鈕后,可以選定對象相對于舞臺進行對齊和分布。利用變形、縮放、旋轉(zhuǎn)、排列、對齊等編輯工具,進一步編輯和調(diào)整圖形對象,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精美的效果。第二章編輯圖形第一講(第三周 2學時)課題名稱:編輯對象目的要求:主要介紹編輯對象的操作,包括選擇工具的使用、改變對象的形狀、群組和打散對象、對齊對象和合并對象的操作方法。如果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字符,則執(zhí)行兩次該操作。二、選擇題下列有關編輯圖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縮放B,旋轉(zhuǎn)C,導入D,對齊下面不能同時繪制填充和筆觸的工具是()A,橢圓工具B,矩形工具C,鋼筆工具D,刷子工具“對象繪制”支持的工具有()A,鉛筆、線條、任意變形、刷子、橢圓、矩形和多邊形工具 B,鉛筆、線條、鋼筆、刷子、顏料桶、矩形和多邊形工具 C,鉛筆、線條、鋼筆、刷子、橢圓、矩形和墨水瓶工具 D,鉛筆、線條、鋼筆、刷子、橢圓、矩形和多邊形工具單擊工具箱中的“刷子工具”,在選項區(qū)域中會出現(xiàn)輔助按鈕,其中“刷子模式”選項不包含()模式A,藝術繪畫B,標準模式C,顏料填充、后面繪畫D,顏料選擇、內(nèi)部繪畫三、問答題概述將文字轉(zhuǎn)換為圖形的簡單步驟?!澳抗ぞ摺辈荒芨淖儓D形的()。思考與練習一、填空題“對象繪制”允許將圖形繪制成(),而且在疊加時不會自動合并。五、使用“任意變形工具”,選擇“左眼”,將鼠標放置于右上角的控制節(jié)點并逆時針旋轉(zhuǎn)。要刪除指針,可以將指針向下拖離漸變定義欄;如果Alpha值為0%,則創(chuàng)建的填充不可見,即透明,如果Alpha值為100%,則創(chuàng)建的填充不透明)三、使用“填充變形工具”選擇正圓,調(diào)整正圓的高光位置。(要向漸變中添加指針,單擊漸變定義欄即可,最多可以添加15個顏色指針。一、新建文檔,并以“對象繪制”方式創(chuàng)建一個正圓對象(設置筆觸顏色為黑色、筆觸高度為筆觸樣式為實線)。用戶可以將“合并繪制”方式繪制的圖形裝換為“對象繪制”方式下的圖形對象,方法是,選擇“合并繪制”方式創(chuàng)建的圖形對象,然后執(zhí)行“修改”/“合并對象”/“聯(lián)合”命令,所選圖形即可被轉(zhuǎn)化。要使用這種繪圖方式,需要在啟用繪圖工具之后,在工具箱的選項區(qū)中單擊“對象繪制”按鈕,同時,對于繪制的圖形來講,F(xiàn)lash會在該圖形周圍添加矩形邊框。例如,繪制一個圓形,并在其上疊加一個較小的圓形,然后選擇第二個圓形并進行移動,則會刪除第一個圓形中與第二個圓形重疊的部分。在Flash中繪制圖形,主要有兩種方式:合并繪制圖形(貼緊至對象)和對象繪制圖形。如果使用放射狀漸變填充色對圖形進行填充,在填充區(qū)域會出現(xiàn)4個圓形或方形手柄:寬度控制、大小控制、旋轉(zhuǎn)控制、中心點;使用線性漸變填充會出現(xiàn)3個圓形或方形手柄:旋轉(zhuǎn)控制、寬度控制、中心點。實例十一繪制兩個五角星,十二、填充變形工具(參見書51頁)在Flash中,可以使用“填充變形工具”來調(diào)整填充的大小、方向、中心以及變形漸變填充和位圖填充(位圖填充周圍的矩形比漸變填充多了傾斜控制柄和比例縮放控制柄)。注意:星形的頂點大小越小,星形向內(nèi)收縮越多。使用該工具在場景中繪制多邊形和星形。實例九繪制一個筆觸顏色為黃色、填充色為橙紅色(FF9900),筆觸高度和筆觸樣式保持默認的圓角矩形(邊角半徑為10)。十、矩形工具(參見書36頁)主要用來繪制矩形和正方形,還可以繪制圓角矩形。如果同時按住Shift和Alt鍵繪制圖形,可以從中心繪制圓形。九、橢圓工具(參見書35頁)在Flash中,可以使用“橢圓工具”繪制正圓和橢圓圖形,方法是:在工具箱中單擊“橢圓工具”按鈕,然后在“屬性”面板中設置圖形的填充顏色、筆觸顏色、筆觸高度和筆觸樣式,設置完畢后,在場景中單擊并拖動鼠標,即可繪制橢圓圖形。當單擊“鉛筆工具”時,在“工具箱”的選項區(qū)域中會出現(xiàn)“鉛筆工具”的輔助選項,單擊該按鈕,可以彈出下拉菜單,其中包括3中繪圖模式:伸直(選擇該模式,只要勾勒出圖形的大致輪廓,F(xiàn)lash會自動將圖形轉(zhuǎn)化成接近的規(guī)則圖形,主要用來繪制一些規(guī)則且菱角分明的三角形、矩形和多邊形等幾何圖形)、平滑(選擇該模式,達到圓弧效果,使線條更加光滑,主要用來繪制水果、人物等邊緣圓滑的圖形)、墨水(選擇該模式,完全保留徒手繪制的曲線模式,不加任何更改)。(對象在場景中的位置是以場景的左上角為原點的)在繪制直線時按住shift鍵,可以繪制出水平、垂直或與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線段?!熬€條工具”用來繪制各種角度的直線,其筆觸格式的調(diào)整可以在“屬性”面板中完成。第二章 繪制圖形第二講(第三周 2學時)課題名稱:繪制基本圖形目的要求:主要介紹了繪制基本圖形的操作,包括繪制線條、繪制簡單圖形。右擊鼠標,執(zhí)行“排列”/“下移一層”命令,然后調(diào)整漸變文字的位置。六、選擇“選擇工具”,將文字對象選中,執(zhí)行“修改”/“組合”命令。(注意:如果用戶在文字沒有被選中的狀態(tài)下進行了顏色設置,那么使用設置后的顏色對其填充時,需要選擇“顏料桶工具”分別單擊文字以完成顏色的改變。三、選擇“選擇工具”,將文本選中,執(zhí)行“修改”/“分離”,將文本拆分為單個的文字,再次執(zhí)行“修改”/“分離”,將單個文字分離。一、執(zhí)行“文件”/“新建”命令,并執(zhí)行“修改”/“文檔”命令,修改“文檔屬性”,設置尺寸為寬661像素、高496像素。該工具沒有輔助選項,使用簡單,只要將滴管移動到需要取色的線條或圖形中單擊即可。設置好線條的屬性后,在要添加邊線的圖形上單擊,即可為圖形增加邊線;如果用鼠標單擊一個已有輪廓線的圖形,則墨水瓶的屬性將替換該輪廓線的屬性。實例一番茄五、墨水瓶工具(參見書46頁)“墨水瓶工具”可以給選定的矢量圖形添加邊線,還可以修改線條或形狀輪廓的筆觸顏色、寬度和樣式,該工具沒有輔助選項。填充漸變色時,光標單擊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填充效果,凡高光處,均為光標點擊位置。四、顏料桶工具(參見書47頁)在“顏色”工具中單擊“填充色”工具按鈕,隨即彈出“選色板”,光標轉(zhuǎn)換為吸管樣式,在調(diào)色板中選擇適當色彩單擊,用“顏料桶”工具在圖形上單擊就可為圖形填充該顏色了。如果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字符,則執(zhí)行兩次該操作。如果想讓文字也具有動感,像處理圖形那樣簡捷方便,必須將文本轉(zhuǎn)換為圖形后,才能制作出一些動態(tài)效果,例如文字的漸變、淡入、淡出等。拖曳“標簽文本框”右上角的小圓圈,可以使“標簽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