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1課諸子百家〖內容標準〗知道孔子、了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冀虒W目標〗1.知識識記①知道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②了解孟子、老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基本史實。2.能力培養(yǎng)①分析“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②
2024-11-26 21:23
【摘要】1、閱讀課文P50--522、完成《學案》P21“課前準備”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這次“國學熱”出現(xiàn)的背景:當中國人民以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贏得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各項改革取得豐碩成果的時候,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
2024-11-26 21:26
【摘要】許多韓國電視劇,其內蘊的文化主要還是中國的儒家文化與韓國的民族文化交融、整合后的新生物。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出口轉內銷”?!袊穆?lián)副主席仲呈祥閱讀P111第一段回答:1、諸子百家出現(xiàn)在哪一時期?2、諸子百家是指什么?3、各學派間熱烈爭辯,形成
2024-12-16 05:26
【摘要】第21課諸子百家〖內容標準〗知道孔子、了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冀虒W目標〗1.知識識記①知道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②了解孟子、老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基本史實。2.能力培養(yǎng)①分析“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2024-11-26 23:42
【摘要】諸子百家與先秦文化緒論主要內容:第一講諸子百家爭鳴與融合——亂世綻放的文景第二講儒家——先秦崛起的第一學派第三講墨家——儒家的第一個挑戰(zhàn)者第四講法家——新勢力的崛起第五講道家——隱士風度與哲人智慧第六講兵家——以戰(zhàn)爭的觀點看世界第七講雜家——諸子百家的匯流與融合一、先秦諸子百家概況
2024-08-14 17:16
【摘要】《諸子百家故事》讀后感 這幾天,我讀完了《諸子百家故事》這本書。 《諸子百家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時期的孟子、孔子、墨子、荀子、莊子、列子等人優(yōu)秀品德的故事?!度诵?,必有我?guī)煛贰?..
2024-12-06 01:07
【摘要】初識“諸子百家”教學目標、識記“諸子百家”的相關知識。、思想精髓的影響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新精神及運用能力。3.“諸子百家”的言論及思想震古爍今。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傳承、宏揚、發(fā)展、運用祖國優(yōu)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
2024-12-17 04:15
【摘要】諸子百家流派與代表作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各個學派的總稱,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們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學派?!稘h書·藝文志》作者根據劉歆的《七略》一書,把儒家經典列入〈六藝略〉中,在〈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漢初各學派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等十家。同時,還著錄各家著作,「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2024-09-12 21:24
【摘要】 第1頁共4頁 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張 【能力訓練導語】墨家是中國古代主要哲學派別之一, 約產生于戰(zhàn)國時期。創(chuàng)始人為墨翟。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 學術團體,其首領稱“巨子”。“兼愛”是墨家學...
2024-09-19 21:11
【摘要】中國古典文化——先秦諸子百家一覽表?諸子學派代表人物著作學說思想主張名言警句儒家孔丘《論語》禮樂仁義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
2024-08-12 00:10
【摘要】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dān)春秋時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認為各種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一書里。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對立關系的事物有哪些?“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私人講學;
2024-12-16 15:20
【摘要】第8課荀子墨子韓非子墨家法家孫臏孔子老子莊子道家孫武孟子儒家兵家學習目標1、了解春秋戰(zhàn)國時
2024-12-03 23:18
【摘要】荀子墨子韓非子孫臏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第8課諸子百家一、道家:老子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認為各種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對立雙方可以互相
【摘要】先秦諸子與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學派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各學派分為:儒、道、陰陰、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與發(fā)展?百家爭鳴形成的歷史背景?諸子百家之學的興起?諸子百家之學的鼎盛?諸子百家之學的轉折?諸子百家之學的終結歷史背景?社會階級的革命——分封制與宗法
2025-05-29 19:01
【摘要】孔子思想家“仁”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會規(guī)范一、孔子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岸Y”政治提倡“為政以德”,主張以“德”化民,以“禮”治國。教育家教育對象:首辦私學有教無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學習態(tài)度
2024-11-27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