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斷 正常情況下,每年出現(xiàn)幾十到幾百次 , 約 70% 持續(xù)時間不超過 1 s 同左 主要規(guī)定:包括電力系統(tǒng)頻率、電壓幅值(偏差、波動、過電壓、 電壓暫降)、電壓波形(諧波、電壓不平衡度以及電網(wǎng)的信號電壓 ) 等限值 長時中斷 正常情況下,持續(xù)時間超 過3m i n 每年的長時中斷只能有 10到 50 次 同左 標準版本號 E N 501 60: 20 07 相對地暫時工頻過電壓 一般小 于 1. 5 kV (有效值),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 5s 直接接地或經(jīng)阻抗接地,不超過1. 7Un;不接地或諧振接地的不超過 2. 0 Un 相對地瞬態(tài)過電壓 一般情況下,不超過 6 kV (峰值) 主要規(guī)定:包括電力系統(tǒng)頻率、電壓幅值(偏差、波動、過電壓、電壓暫降)、電壓波形(諧波、電壓不平衡度以及電網(wǎng)的信號電壓)等限值 電網(wǎng)的信號電壓 一天 9 9% 以上時間, 3s 平均信號電壓不超過圖 2 中給定的值 同左 圖 2 公用低壓和中壓配電網(wǎng)中信號頻率的電壓水平 6 我國電能質量標準概況 至今由國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相關行業(yè)標委會組織制定的電能質量方面主要標準有: ( 1)電能質量指標國家標準八項: ①供電電壓偏差( GB/T 123252023);②電壓波動和閃變( GB/T 123262023);③公用電網(wǎng)諧波( GB/T 145491993);④三相電壓不平衡( GB/T 155432023);⑤電力系統(tǒng)頻率偏差( GB/T 159452023)。 表 4 歐盟公用配電網(wǎng)供電電壓的特性(摘要) 標準版本號 EN 5016 0: 2023 名稱(英文) V ol t age char act er i st i cs of el ect r i ci t y suppl i ed b y publ i c di st r i but i on w or ks 適用范圍 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公用中壓配電網(wǎng)( 1k V ,≤ 3 5k V )、低壓配電網(wǎng)(≤ 1k V )在 用戶供電端 的電壓 主要特性 項 目 低 壓 中 壓 供電電壓偏差 每周的 9 5% 時間內 10m i n 平均有效值為177。⑥針對分布式電源的發(fā)展,制定了相關互聯(lián)標準(見 );⑦為智能電網(wǎng)的發(fā)展,制定了系列標準(見 NO26)。這意味著設備對諧波的耐受裕度(即抗擾度)應由產品制造考慮,而不在諧波的電能質量標準中預留。 —— 電網(wǎng)的信號傳輸 I EC 61000 2 2 和 I EC 610 00 2 12 中所述的四種 電網(wǎng)信號傳輸系統(tǒng)兼容水平如下: ( 1 ) 紋波控制系統(tǒng)( 1 10 H z ~ 3 000 H z )注入的正弦波信號值為標稱電壓的 2% ~ 5% ;有的國家用 Me i st er 曲線(見圖 1 )作為限值;否則不應超過諧波(奇次、非 3 倍數(shù)次) 的 兼容水平; ( 2 ) 中頻電力線載波( 3k H z ~ 2 0kH z )兼容水平在考慮中; ( 3 ) 無線電頻率電力線載波系統(tǒng)( 20k H z ~ 14 H z )兼容水平在考慮中; ( 4 ) 電網(wǎng)標志系統(tǒng) 因為各個系統(tǒng)特性不同,不能給出普遍性的指導,但制造商必須保證這些系統(tǒng)和供電網(wǎng)的兼容性。 DC 電壓取決于 DC 電流及網(wǎng)絡阻抗。關于絕緣配合見 I EC 60 664 1( I EC 600 71 ) —— 短時工頻變化 短時頻率變化為177。 —— 電壓不平衡 負序分量為正序分量的 2% ;在某些地方,特別是有大的單相負荷連接處,可達到 3% 。短時中斷往 往先由電壓暫降發(fā)生而致。 —— 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 此是隨機事件,電壓暫降的影響隨著暫降深 度和持續(xù)時間而增加,故為二維騷擾現(xiàn)象。 標準版本號 I EC 61000 2 2 : 2023 , I EC 61000 2 12 —— 電壓間諧波 涉及間諧波電壓的電磁騷擾問題仍在研究中。對于很短效應( 3s 以內),將上列值乘k 作為兼容水平,0 . 71 . 3 ( 5 )45kh? ? ? ?,總諧波 畸變 TH D = 1 1% 。 ( 4)作為電能質量一個基本指標 ——供電電壓偏差,并未包括在電磁兼容性的低頻傳導騷擾指標范圍內。 ( 3)為了電氣產品的貿易和交流, IEC制定的電磁兼容性標準是國際性的,各國基本上通用。 電能質量標準只針對電網(wǎng)中特定點上傳導性干擾指標(頻率除外)。 電磁兼容性標準既包括傳導性干擾指標,也包括空間干擾(輻射性)的指標。 EMC水平是為了協(xié)調目的而定出的一個參考值,不能把 EMC水平完全等同于電能質量的限值,兩者既有密切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技術報告( TR)按其內容有的(注意:并不是所有)標明類型,共分三類,性質上有所不同 [2]。 2 IEC電磁兼容標準 IEC/TC 77的工作成果以 IEC61000系列電磁兼容( EMC)標準文件出版, EMC的范圍既有低頻也有高頻,既包括傳導性也包括空間電磁場干擾。實施對電能質量的科學監(jiān)管是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重要條件之一。電能質量標準的概況及發(fā)展 林海雪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北京 海淀區(qū) 100192) 摘要: 扼要地介紹和分析了目前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 IEC)、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 IEEE)和歐洲電能質量標準概況,論述了電磁兼容性標準和電能質量標準關系,綜述我國電能質量標準現(xiàn)狀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 1 概述 電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