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A. 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程度問題 B. 結構的完整性問題 C. 結構的合理性問題 D. 內容的可行性問題 滿分:2 分 31. 課程實施有三種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______C___。 A. 古德萊德 B. 查特斯 C. 斯金納 D. 杜威 滿分:2 分 29. “學校課程不斷建構出新的社會生活經驗”,這是___D______的觀點。 A. 支配、調解、評價 B. 支配、調解、控制 C. 調解、控制、評價 D. 支配、評價、控制 滿分:2 分 27. 以人的自由與解放作為評價的根本目的,這是評價的____C_____。 A. 生活經驗 B. 學校以外的現(xiàn)代生活 C. 指導者 D. 學習環(huán)境 滿分:2 分 25. “是教育情境的產物和問題解決的結果,是學生和教師關于經驗和價值觀生長的‘方向感’”,這指的是___A_____。構成此“二維圖表”的分別是______D___。 A. 是使學習者適應當代社會生活的工具 B. 不斷改造著社會生活 C. 不斷建構出新的社會生活經驗 D. 是使學習者脫離當代社會生活的工具 滿分:2 分 22.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這一命題中對師生關系的理解是_____D____。 A. 知識本位的價值取向 B. 學生本位的價值取向 C. 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D. 教師本位的價值取向 滿分:2 分 20. ______C____是指向于特定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為師生所共同遵循的教與學的操作規(guī)范和步驟?;诖耍抡n程提倡和強調:D A. 合作學習 B. 探究學習 C. 競爭學習 D. 自主學習 滿分:2 分 18. “有意義學習”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D____。 A. 贊科夫 B. 巴班斯基 C. 維果茨基 D. 列昂節(jié)夫 滿分:2 分 16. 生成性目標取向追求的是____C______。 A. 合作學習 B. 分組學習 C. 個別學習 D. 同步學習 滿分:2 分 1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對教師勞動的____A_____的描述。 A. 課程目標 B. 學生需要 C. 社會需要 D. 教師計劃 滿分:2 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