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上有 7個HindⅢ 限制位點,從圖中可看出, 1 和2之間片段的缺失,可降解去兩個 HindⅢ 位點 1和 2。最終篩選獲得僅有 12個限制酶位點的 λDNA 。如EcoRI切點 5個, HindⅢ 切點 7個,而這些切點大多位于溶菌周期生長所必須基因內(nèi),容納不下比其更大的外源性 DNA片段,必須對其進行改造。 l 噬菌體生物學(xué)特性: 生物結(jié)構(gòu) 5’ TCCAGCGGCGGGG 3’ 3’ CCCGCCGCTGGA 5’ COS COS cos 頭部合成基因 尾部合成基因 溶菌控制基因 晚期控制基因 DNA合成控制 基因 阻遏基因 早期控制基因 阻遏基因 重組基因 刪除與整合基因 l DNA λ噬菌體 DNA克隆載體 野生型的 λDNA 不適宜作為克隆載體。這為其作為基因工程噬菌體載體的基礎(chǔ)。 λ 噬菌體 DNA是有 48502bp組成的線性雙螺旋分子,分子量 107dal。or iGAATTCGAGCTCGGTACCCGGGGATCCTCTAGAGTCGACCTGCAGGCATGCAAGCTT396 452E coR I S stI K pn I S m aI X ba I S alI P stI S ph I H indI II(2)pUC質(zhì)粒載體的優(yōu)點 ① 具有更小的分子量 (2686bp)和更高的拷貝數(shù) (500~ 700) ② 適用于組織化學(xué)方法檢測重組體 ③具有多克隆位點 MCS區(qū)段,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外源基因 二、噬菌體載體和柯斯載體 (cosmid) 及單鏈 DNA噬菌體載體 (M13) (一 )λ噬菌體 DNA λ噬菌體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 λ 噬菌體為雙鏈 DNA病毒,宿主為 。 lacZ之內(nèi)有 M13的多功能連接器 —— 多克隆位點( MCS) 。 pUC18 / 19:正選擇標(biāo)記 lacZ’ 的顯色原理 pUC18/19 Plac lacZ’ MCS b半乳糖苷酶的 a肽段 a b OHHHOHHO HH O HCH 2 OHONClBr 5溴 4氯 3吲哚基 bD半乳糖苷 Xgal 5溴 4氯靛藍(藍色) 476bp片段含有 lacZ基因的 5’序列,表達半乳糖苷酶的 α 片段。 應(yīng)用 pSC101質(zhì)粒載體在大腸桿菌細胞中克隆非洲爪蟾的基因 pBR322 是一種人工構(gòu)建的重要質(zhì)粒 特點:①帶有多種抗藥性的強選擇記號 ②具有低分子量,高拷貝 ③外源 DNA插入不影響復(fù)制功能 ④有多種核酸內(nèi)切限制酶單切割位點 優(yōu)點:①自身分子量小 4363bp ② 同時具有兩種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作轉(zhuǎn)化子的選擇記號 ③具有較高的拷貝數(shù) 命名 : p:表示質(zhì)粒 BR:分別取自兩位主要構(gòu)建者 和 322:指實驗室編號 普通型載體 pBR322的結(jié)構(gòu)圖 pB R32 2B a m HIS a l IH i n d I I IP s t IS c a I A m pro r i(4. 36 k b)重組DNAAmprTcs提取D N A 電泳AmprAmprAmprAmprTcrTcrTcAmprTcsTcs轉(zhuǎn)化 無菌落陽性菌落篩選重組子2 ) D N A 重組無D N A 插入有D N A 插入外源D N A1 ) 限制酶切pBR322由三個不同的部分組成 來源于 pSF2124質(zhì)粒易位子 Tn3的 ampr 來源于 pSC101質(zhì)粒的 tetr 來源于 ColE1的派生質(zhì)粒 pMB1的 DNA復(fù)制起點 pUC質(zhì)粒載體 pUC質(zhì)粒 是在 pBR322載體質(zhì)粒的基礎(chǔ)上,組入了一個在其 5‘端帶有一段 多克隆位點 的 lacZ’基因 ,而發(fā)展成為具有 雙功能檢測特性 的新型質(zhì)粒載體系列。 缺點:低拷貝,表達效率低。 其中 HindⅢ 、 BamHⅠ 和 SalⅠ 等 3個位點克隆外源 DNA 都會使 tetr失活。有單一 EcoRⅠ 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