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亂蓬蓬釣魚斜著青苔遮掩草映身()映:①倒映;②遮掩。②路人借問遙招手,怕
2024-12-16 17:15
【摘要】15古詩兩首設計理念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促進學生發(fā)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感悟詩,并大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學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大致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寫的
2024-12-13 02:04
【摘要】5古詩兩首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課文學習課堂練習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作者簡介退出dēnggu&
2024-11-21 10:31
【摘要】15古詩兩首望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古稱“云夢澤”??缦娑鮾墒?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fēng)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現水面被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洞庭湖的風光極為秀麗
【摘要】敕勒歌北朝民歌背景介紹?《敕勒歌》是我國在南北朝時流傳在敕勒族的歌。?敕勒族是北方一個少數民族,以游牧為主。?敕勒族居住在我國甘肅、內蒙古一帶,那里又稱敕勒川。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
2024-11-21 14:35
【摘要】31古詩兩首(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秦(qín)還(huán):回來。未還:沒有回來。學習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解詩意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意思:明月照耀著邊關,自秦漢時
【摘要】31古詩兩首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2、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方法情感朗讀法品讀感悟法討論法課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學
2024-12-12 19:25
【摘要】2古詩兩首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懂得每個生字的意思,學會寫這些字。2、能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4、知道同題可以寫出不同內容的詩的常識。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詩的文字想象畫面,讀出詩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悅之情。
2024-12-12 00:11
【摘要】《鹿柴》是一篇詩作,短短二十字便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幽暗靜謐的山林。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去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意境吧。古詩兩首——鹿柴18助讀資料初讀感知課堂拓展深入感悟當堂檢測結構主旨、新詞,理解詩句。。(重點),感受自然的美好。(難點)王維:
2024-11-21 10:16
【摘要】23古詩兩首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名叫董庭蘭,因排行第一,所以稱董大。他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手,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
2024-11-21 10:30
【摘要】23古詩兩首教學目標15個生字,會認、會寫董、雁、君、贈、倫、潭6個生字。2音韻的和諧、情感的豐富。背誦教學目標15個生字,會認、會寫“董”、“雁”、“君”、“贈”、“倫”、“潭”6個生字。2音韻的和諧、情感的豐富。背誦課文。3及交流意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喜愛,增加積累。教學
2024-12-12 19:24
【摘要】17古詩兩首教材簡析:《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謫入吳,送辛漸赴洛陽時所作。這首詩是王昌齡七絕中的精品,寫于唐開元二十九年之后。詩中提到的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潤州地處吳、楚相爭之境,因而此詩頭兩句有吳之江、楚之山的互文。王昌齡此時為江寧(今南京)丞,雖然以清才妙筆贏得“詩家夫子王江寧”的好名聲,但不拘小節(jié),多受謗議,仕
2024-12-12 11:37
【摘要】作者簡介王安石,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一生主張變法,改變國家貧困落后的面貌。自讀要求借助拼音讀古詩,為你不認識的生字做上你喜歡的記號,可以請同桌或老師幫助讀準字音,再把古詩讀兩遍。生字學習méi
2024-11-21 03:25
【摘要】《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認識8個生字,正確書寫“訝、折、獨、梅、暗、寒”6個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引導學生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教學重點認識8個漢字,會寫“訝、折、獨、梅、暗、含”6個生字。教學難點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2024-12-13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