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目標1.加強現(xiàn)代詩歌的誦讀,運用多種手段和方式激發(fā)學生學詩寫詩的興趣。2.品味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感覺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3.在鑒賞中豐富學生情感世界,提升學生思想認識,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教學重點及難點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領悟詩人的構思技巧,體會詩人的感情。教學過程一、導入:
2024-12-12 09:19
【摘要】公劉(1927年3月7日—2020年1月7日),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原名劉仁勇,又名劉耿直。江西南昌人。1939年開始寫詩。1946年半工半讀于中正大學法學院。1948年赴香港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赴大西南,當過見習編輯和文藝助理員。發(fā)表反映西南邊疆的詩歌《西盟的早晨》等。
2024-11-20 22:53
【摘要】《氓》教案一.檢查預習情況匪:fēi愆:qiān將:qiāng載:zài于:xū說:tuō徂:cú湯: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二.播放錄音,同學梳理字詞三.齊讀,請四位同學分別講述本首詩的內(nèi)容全詩寫
2024-12-12 23:38
【摘要】《釵頭鳳》教學設計設計者:黃高才一、教學目標1.感受詞的語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感情美。2.從兩首釵頭鳳的緊密聯(lián)系理解兩位作者間的摯愛真情。二、作品簡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琬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后相敬如
2024-11-23 08:42
【摘要】【學習目標】1、感受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意。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風格,體會詞中作者的情感。3、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1、搜集了解作者情況□回答
【摘要】浙江省溫嶺中學林海鳴壹、學練目標一、情感目標1、了解舊社會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體會他們對反動統(tǒng)治者的憤怒之情。2、珍惜新社會的幸福生活,樹立自食其力的勞動觀點。3、熱愛祖國燦爛的優(yōu)秀文化。二、認知目標1、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2、了解《詩經(jīng)》的一般知識。3、正確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2024-11-22 22:28
【摘要】我們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詩歌的國度,文學藝術也起源于詩歌。詩歌所承載的真善美的內(nèi)容和高妙的藝術精華,是當代中學生成長所必需的精神營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感悟和鑒賞能力是高中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一、說教材《致橡樹》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作為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開始,本單元安排的是詩歌的閱讀與欣賞,選編了一些中國現(xiàn)當代
2024-12-12 05:40
【摘要】示標:1、了解《詩經(jīng)》2、賞析《氓》一、導入:請一生背誦《沁園春·雪》北月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風,望長城內(nèi)外,唯條茫茫,大江上下,頓頭滔滔,心舞銀蛇,原馳臘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往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
2024-12-07 06:51
【摘要】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武后重視,授麟臺正字。后遷右拾遺。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被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科辭官還鄉(xiāng),后被縣令段簡迫害,冤死于獄中。陳子昂是唐
2024-11-22 01:35
【摘要】湯顯祖與《牡丹亭》教案2主講:劉詠梅教學目的:通過精講湯顯祖的《牡丹亭》第十出《驚夢》中的前半段《游園》,了解湯顯祖反對程朱理學,宣揚個性解放的思想。教學重點:杜麗娘的性格特征。教學難點:1、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2024-11-22 23:48
【摘要】湯顯祖《牡丹亭》賞析《牡丹亭》反禮教、反理學的主題,主要是通過塑造杜麗娘的形象來表達和體現(xiàn)的。湯顯祖在《牡丹亭》的“題詞”中說:“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顯然,湯顯祖是把杜麗娘作為“有情人”,并且是達到了“情之至”的“有情人”來塑
2024-12-03 13:48
【摘要】《氓》導學預案導學任務:一、字詞匪:fēi愆:qiān將:qiāng載:zài于:xū說:tuō徂:cú湯: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二、簡介《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公元前11
【摘要】教學內(nèi)容1、唱《夜歌》2、聽《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識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聽賞、對比和演唱俄羅斯民歌《夜歌》、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國音樂作品中運用當?shù)貎?yōu)秀民歌進行創(chuàng)作的情況。2、能在聆聽、演唱作品以及識讀樂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曲調(diào)中的民間音樂素材,并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辨別,找出旋律異同之處。教學重
2024-12-09 03:47
2024-12-03 08:19
【摘要】曾維芬時間安排:1課時【教學目標】體驗美好詩情,理解詩人生命中的兩難心境。前者為重點,后者為難點?!鞠嚓P思考】這首詩的特點是語言清新明朗,意象單純明凈,詩情溫暖美好,是詩人真誠良知的體現(xiàn),詩的背后卻藏著一顆高貴痛苦的心。因此不必要事先介紹作者,只需引導學生細細體味詩人的情感便可感受作者豐富而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