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較韌性撐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韌性的認識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公平?一樣長比一比,哪種材料更韌一樣寬形狀一樣用的力大小一樣以下3種物品誰的韌性更好呢?你能想出一種比較的方法嗎?比一比,哪種材料更韌木棒金屬棒塑料棒實驗步驟
2024-12-15 05:08
【摘要】點此播放教學視頻這些物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為什么要用這些材料做?做一做?柔韌性是指物體受到外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比較一下木條、卡紙、金屬、塑料的柔韌性?紙,分別標上尺子沒有伸出桌面時重物的位置和彎曲后到達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測量它們的長度。如圖所示:、厚度的木條、卡紙條、鐵片和塑料條上分別
【摘要】許多物品需要具有韌性、能變形,但不斷裂。這兩種物品,誰的韌性更好一些呢?木條塑料用木條和塑料條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和木條的變化情況,你會觀察到什么現象?木條塑料條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___。柔韌性
【摘要】這些物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為什么要用這些材料做?塑料制品塑料的優(yōu)點?不易生銹?輕?絕緣?柔韌?易燃燒重新塑形塑料循環(huán)使用的標志找一找你帶來的塑料瓶上的循環(huán)使用標志在哪里?塑料的缺點?容易老化?易燃燒產生有毒氣體?不易分解針對塑料的缺點,你在使用這
2024-11-16 17:48
2024-12-04 01:14
【摘要】比較柔韌性教學背景在這一課里,學生們將繼前一課比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頭、金屬和塑料三種材料的柔韌性,并通過實驗記錄的數據,比較出三種材料的不同。比較柔韌性,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柔韌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較。所謂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在這一課里,可以從三種材料受力后的彎曲度來比較它們柔韌性的大小。與前一課比較硬度不同的是,比較柔韌性,要
2024-11-24 03:26
【摘要】科學概念: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過程與方法: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fā)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發(fā)展對物質
2024-12-06 12:41
【摘要】這些物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為什么要用這些材料做?塑料制品塑料的優(yōu)點?不易生銹?輕?絕緣?柔韌?易燃燒重新塑形塑料循環(huán)使用的標志找一找你帶來的塑料瓶上的循環(huán)使用標志在哪里?塑料的缺點?容易老化?易燃燒產生有毒氣體?不易分解針對塑料的缺點,你在使用這些
2024-10-21 14:06
【摘要】《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猜測、試驗等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教學重點:準確認識量筒。教學難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教學準備:瓶子3個(大小不同)、大小玻璃杯各1個、水槽、100ml量筒、紙條、直尺等教學過程:一、媒體故事導入新
2024-11-23 03:52
【摘要】三、柔韌性柔韌性是指關節(jié)運動幅度的大小。?良好的柔韌性可增加運動時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增加美感;?對動作的隨意支配能力更加精確;?提高了運動的效率;?降低運動損傷的易發(fā)性,特別是肌肉拉傷;?保持肌肉的良好功能(彈性、爆發(fā)力等)?有利于預防肌肉僵硬及肌肉勞損。1、柔韌素質的生理基礎決定柔韌素
2025-01-15 09:24
【摘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3對足。過程與方法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
2024-11-23 12:08
【摘要】第六課金魚【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1、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2、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
2024-11-23 00:40
【摘要】土壤里的小動物——蚯蚓今天讓我們以一條蚯蚓的日記,來走近它們的生活,更多的了解他們。大家好,我就是這本日記的主角,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日記,對我們蚯蚓有更多的了解。那就從我們的外形開始吧!一、思考蚯蚓的“家”在哪兒?很久很久以前……?今天,我和姐姐在家里聽爺爺講
2024-12-16 18:25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來源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tài)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并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fā)生反應、析出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