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第8課筆墨丹青關山月傅抱石雙貓圖陳蓮濤國畫,也叫中國畫,顧名思義,就是用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工具,按照中國人的審美習慣而畫出來的畫。1957年,國畫大師張大千應邀訪問巴黎。在此期間他邂逅了西方繪畫大師畢加索。在畢加索的畫室
2024-11-22 12:54
【摘要】課標要求:概述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第8課新石器時代到漢代—質樸與浪漫【本課結構】民間風情(世俗畫)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特點?起源:?發(fā)展:?繁榮:?小結:魏晉南北朝到唐代—從顧愷之到吳道子
2024-11-21 16:29
2024-11-22 12:55
【摘要】?第8課筆墨丹青?概述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繪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中國繪畫的獨特風格??一、新石器時代?1.地位:繪畫藝術的源頭。?2.特點:稚拙的線條,簡單的和圖案,自然、生動、質樸、粗獷,又不失浪漫。?二、戰(zhàn)國時期:已出現(xiàn)用
2024-11-21 11:55
【摘要】筆墨丹青第8課一、說教材1、教材地位與作用中國的繪畫藝術重線條,講求神態(tài)似、意態(tài)和氣韻,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本框題中的中國古代繪畫的特點、發(fā)展演變,以及中國古代繪畫所反映的歷史風貌都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后的文化常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2、教材內容本課第一目主要講述中國繪畫藝術的起源;第二
【摘要】1.中國繪畫藝術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大放異彩,從載體形式上看主要有()①彩陶畫②巖畫③帛畫④地畫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選C。帛畫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不屬于新石器時代??疾榱嘶A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2.唐朝有一位畫家: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莼菜的筆法來表現(xiàn)衣褶,有飄動之勢
2024-11-19 13:37
【摘要】第2單元第8課(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對比新石器時代和戰(zhàn)國兩漢時期的繪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都以帛畫為主要特征B.色彩都比較鮮艷C.都用毛筆繪畫D.都有質樸、浪漫的特色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新石器時代和戰(zhàn)國兩漢時期的繪畫特點。A、B、C三項只適合
2024-12-04 18:53
【摘要】第8課高二(文科)歷史岳麓版必修三新課重點:古代繪畫的特點和演變及其反映的歷史風貌難點:欣賞中國畫的意境時代社會背景繪畫風格與特點代表人物作品新石器戰(zhàn)國-漢魏晉唐朝宋元明清宋元明清看書5分鐘,填圖表
【摘要】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第8課筆墨丹青一、中國繪畫藝術的起源新石器時代巖畫、壁畫、陶畫游牧漁獵等生活畫面線條稚拙色彩簡單自然生動質樸粗獷戰(zhàn)國至漢帛畫珍禽異獸神仙鬼
2024-11-13 12:27
【摘要】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思想寶庫孔子的誕辰日(9月28日)。安南在聯(lián)合國總部張掛了孔子的畫像,以示崇敬。老莊的哲學,西方歷來就重視研究。九一年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美國軍人在戰(zhàn)壕里所做的事其中就有研讀中國的《孫子兵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法國巴黎的一次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發(fā)表了一
2024-11-22 13:00
【摘要】西學東漸名詞解釋:西學東漸“西學東漸”是表述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之過程的一個非常形象的節(jié)略語。作為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之中,歐洲及美國等地學術思想的傳入。“西學東漸”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
2024-11-21 20:07
【摘要】春秋:創(chuàng)立戰(zhàn)國:發(fā)展秦朝:打擊西漢:正統(tǒng)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樣演變的?孔子孟子秦始皇董仲舒?董仲舒新儒學的內容及成為正統(tǒng)的條件.內容:大一統(tǒng),天人感應,主張人君受命于天(君權神授),實行仁政.三綱五常(一)原因:經濟發(fā)展,國力日盛:
2024-11-21 11:57
【摘要】課標要求: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文字的社會,那么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古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蘇美爾)古印度文(梵文)一、漢字的發(fā)展演變1、文字起源傳說——“倉頡造字”倉頡文字的發(fā)明使文化得以傳播交流、世代傳承。
2024-11-22 12:58
【摘要】■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與雪萊■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杰作——《人間喜劇》■社會人生的鏡子——《戰(zhàn)爭與和平》■現(xiàn)代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第十七課詩歌、小說與戲劇導入19世紀以來,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藝術作為現(xiàn)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生動反映了這一系列的社會變
2024-11-22 12:53
【摘要】羅馬教皇第14課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目標: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主張和影響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國家——梵蒂岡,盡管面積僅有,卻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圖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權力好比太陽,國王權力猶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
2024-11-23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