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0課了解助讀平臺第二單元識記必備知識鑒賞文本研讀美文品讀應(yīng)用體驗之旅第10課酬贈詩四首張籍(約766-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生長在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進士,任國子博士,后為
2024-11-21 10:39
【摘要】酬贈詩四首?酬贈詩?酬者酬謝之意,為表達自己的感謝而贈予對方的詩就是酬贈詩。比如李白的《贈汪倫》、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等就屬此類。酬贈詩是古代文人用來交往應(yīng)酬的詩歌或者贈給親友同人的作品。酬贈詩------節(jié)婦吟解題
2024-11-23 14:17
【摘要】酬贈詩四首酬贈詩是詩人贈送酬答之作。節(jié)婦吟節(jié)婦吟,樂府舊題,題下原注: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前四句說:你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卻還贈送我一雙名貴的寶珠。我感激你對我的依戀,卻只會把這一雙明珠系在內(nèi)里的紅羅襖子上(悄悄感謝你的愛意)。后六句說:我家中到處都是高墻深閨的,而我丈夫是在明光殿里皇家禁衛(wèi)軍的貴族軍官。我雖然知道你對我的
【摘要】第10課酬贈詩四首單元檢測一、基礎(chǔ)鞏固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妻妾.(qia)紅羅襦.(rú)執(zhí)戟.(jǐ)顛倒.(dào)B.夫婿.(xù)劍铓.(mánɡ)纏.綿(cá
2024-12-02 02:16
【摘要】《白居易詩四首》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生于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元和十年(815)因上書請急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官終刑部尚書。晚年閑居洛陽,
2024-11-21 14:40
【摘要】酬贈詩四首小婷一、節(jié)婦吟(張籍)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張籍(約766—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生長在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進士,任國子博士,后為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有《張司業(yè)集》。張籍作品多為古風(fēng)和樂府,與王建齊名。其詩平易流暢,多有口語入詩。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
2024-12-12 05:57
【摘要】邊塞戰(zhàn)爭詩代表作家: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王翰、李益、李頎[qí]等詩人邊塞戰(zhàn)爭詩:以邊塞景色、軍民生活及戰(zhàn)爭場面為主。《從軍行》(其一)和《薊中作》?學(xué)習(xí)任務(wù):請對比,兩首詩分別描繪了哪些意象?給你的感受有何不同?烽火
2024-11-23 14:11
【摘要】酬贈詩四首節(jié)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2024-11-21 12:29
【摘要】酬贈詩酬贈詩?(一)贈送詩?(二)酬答詩思想感情歸納表謝意(含婉拒)。表深情。表干謁(自薦信)。表心志。ABCD請同學(xué)們概括以下酬贈詩的思想感情.?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
2024-11-22 09:19
【摘要】即景抒情詩四首即景抒情詩:借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等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情感的詩作。詩人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fā)情感,而是移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將自己的感情轉(zhuǎn)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帶上感情色彩。鑒賞要點: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進而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仿句?李太白思念遠方友人時,他深情地吟唱道:“我寄愁心與明
2024-11-23 14:13
【摘要】語文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1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輕肥花非花杜陵叟問劉十九知人論世話樂天?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是繼杜甫以后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作為中唐新樂府詩
2024-11-23 18:11
【摘要】?教學(xué)目標(biāo):?。?《輕肥》的思想內(nèi)容,指出其對比手法的特點;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運用;理解《杜陵叟》中通過人稱轉(zhuǎn)換來加強社會批判性的手法;掌握《問劉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同情貧苦人民,控訴統(tǒng)治者的博大情懷;體會他重視友誼的精神。?教學(xué)重點:?概括《輕肥》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
2024-11-23 14:10
【摘要】(1)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綱要求(二)古代詩文閱讀(必考內(nèi)容)4、鑒賞評價D從語言入手,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詩歌形象的特點,理解詩歌傳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然后再分析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古代詩歌鑒賞的基本策略:高考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鑒賞古典
2024-11-23 14:14
【摘要】123作者簡介白居易,中唐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為江州司馬。著有
【摘要】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青年時代漫游各地。33歲遇李白,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長安,困頓十載,居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安史亂起,落入叛軍之手,后脫逃,任左拾遺。被貶后投嚴(yán)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嚴(yán)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帶,窮困潦倒,病痛纏身,于770年冬死于赴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