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說新語兩則一、詞類活用1、“友人慚”、慚:意動用法。感到慚愧2、期日中,期:名詞作動詞。約定3、門外戲,門外:名詞作狀語。在門外二、通假字《陳太丘與友期》尊君在不?!安弧蓖ā胺瘛?,讀fǒu,表示否定,相當于“嗎”。三、古今異義《詠雪》1、兒女 古義:子侄輩的人,指家中的年輕一代人。今義:指子女2、因 古義:趁,乘,憑借。今義:因為3、文
2025-03-27 01:39
【摘要】星火教育一對多輔導教案學生姓名性別年級學科語文授課教師上課時間年月日第()次課共()次課課時:課時教學課題文言文實詞教學目標1、掌握古漢語中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象。2、學會通過歸
2024-08-15 00:28
【摘要】蘇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集錦通假字本字含義例句出處1說悅愉快不亦說乎《〈論語〉十則》2女汝你由,誨女知之乎3知智智慧是知也4還旋掉轉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5湯燙用熱水焐湯熨之所及也6齊劑花劑火齊之所及也7止只僅僅止有剩骨《狼》8亡無沒有當日知其所亡《樂羊子
2024-08-14 00:56
【摘要】文言實詞精講一、文言實詞主要出題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偏義復詞、詞類活用等。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書寫時用同音代替的辦法寫成的別字,有三種情況: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二是雙聲通假(兩個字聲母相同),如“胡”通“河”;三是疊韻通假(兩個字韻母相同)如“屬”通“囑”等。這是古漢語中特有的一種語言現象,我們在課本中常見的通假字表現形式為“
2024-08-16 07:38
【摘要】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墩撜Z十則》?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侗怡o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掉轉。?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侗怡o見蔡桓公》齊:通“劑”。?
2024-08-15 00:45
【摘要】第一篇:七年級文言文詞類活用 七年級文言文詞類活用 《論語》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作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傳不習乎:傳,傳授的...
2024-10-25 05:29
【摘要】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一)《童趣》一、基礎知識(字詞及文學常識)1作者(文學常識)2、加點字注音或成語補充完整童稚明秋藐小私擬作項為之強鶴唳云端怡然稱快凹凸蹲其身土礫壑然自得興
2025-06-12 21:33
【摘要】5、童趣我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能清清楚楚地看清最細微的事物,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夏夜里,蚊群發(fā)出雷鳴似的叫聲,我私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一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就變成了白鶴;我抬頭看著它們,脖子因此變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鳴叫,形成青云白鶴
【摘要】通假字?要點、考點聚焦?課前熱身?典型例題解析?課時訓練?要點、考點聚焦通假字是古人在書寫時用同音代替的辦法寫成的別字,有三種情況: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二是雙聲通假(兩個字聲母相同),如“胡”通“河”,三是疊韻通假(兩個字韻母相同)如“屬
2025-06-29 23:03
【摘要】文言文通假字?頒:“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暴:“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被: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薄傲H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頒:通“班”;“斑”;頭發(fā)花白。形容詞?!邦C白
2025-01-20 06:33
【摘要】第一篇:七年級上冊文言句式 童趣文言句式 通假字和多音字 通假字: :通“僵”,僵硬。項為之強:脖子看得都酸了。多音字: :通“蛤”há蝦蟆蛤蟆xiā對蝦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 鞭數十(“...
2024-09-21 19:48
【摘要】第一篇: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
2024-11-15 02:24
【摘要】七年級上冊文言文考點集訓一、知識點歸類。(一)重點實詞練習。1.張目對日(張大眼睛)2.為之怡然稱快(愉快的樣子)3.士不可以不弘毅(剛強勇毅)4.擇其善者而從之(采納,聽從)5.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生氣,發(fā)怒)6.學而不思則罔(迷惑)7.思而不學則殆(有害)8.往來屑屑(匆匆)9.連亙六七里(連綿不斷)10.或憑或立,不一狀(靠著)
2025-06-10 13:43
【摘要】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默寫背誦測試題趙文飛一、古詩詞(文)默寫填空1、子曰:“溫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子曰:“由,誨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曰:“見賢思齊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11-06 13:12
【摘要】文言文閱讀學案第一課時實詞的判斷方法1、課文求義法利用課內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即遇到某一實詞可以聯想到課內曾經學過的這一實詞的解釋,看用它作為當前句中的解釋是否合適。如下例:2003年高考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的四個選項:A.諷帝大征西方奇技。諷:勸告(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B.咸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出自讀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C.
2025-06-13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