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 E 1mm 16. 苯甲酸鈉的防腐作用的最佳 pH 為 A pH4 B pH4 C pH5 D pH8 E pH7 17. 我國不容許使用的食用人工色素是 A 胭脂紅 B 胭脂藍 C 檸檬黃 D 莧菜紅 E 美藍 二、 B 型題 A 助懸劑 B 增溶劑 C 助溶劑 D 潤濕劑 E 乳化劑 1. 劑中加入吐溫 80 2. 油溶液型 注射劑中加入吐溫 80 3. 咖注射劑處方中加入苯甲酸鈉 4. 氫氧化鋁混懸液中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 5. 注射用乳劑中加入精制豆磷脂 A 絮凝 B 轉(zhuǎn)相 C 破壞 D 分層 E 酸敗 6. 乳劑分散相與連續(xù)相存在密度差,放置時分散相集中在頂部或底部 7. 乳滴聚集成團但未合并 8. 在一定條件下,乳劑的分散相和連續(xù)相互相對換的現(xiàn)象 9. 分散相與連續(xù)相分成兩層,經(jīng)振搖不能恢復 A 胃蛋白酶合劑 B 復方氫氧化鋁混懸液 C 復方碘溶液 D 枸櫞酸哌 嗪糖漿 E 樟腦醑 11. 屬于混懸劑 12. 屬于溶液劑 13. 屬于膠體溶液 14. 屬于含醇制劑 A o/w 型乳化劑 B 保濕劑 C w/o 乳化劑 D 防腐劑 E 以上都不是 , 2丙二。m ,則它的沉降速度減小的倍數(shù)為 A 200 倍 B 10 倍 C 50 倍 D 20 倍 E 100 倍 7. 硫酸鋇膠漿中加入枸櫞酸鈉的作用是 A 潤濕劑 B 助懸劑 C 反絮凝劑 D 調(diào)節(jié) pH E 絮凝劑 8. 延緩混懸微粒沉降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增加分散介質(zhì)粘度 B 減小分散相密度 C 增加分散介質(zhì)密度 D 減小分散相粒度 E 減小分散相與分散介質(zhì)的密度差 9. 關于 親水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親水膠體屬于單相均勻分散體系 B 制備任何一種親水膠體溶液時都不需加熱就能制成 C 制備胃蛋白酶合劑時,不應采用濾紙過濾 D 加入大量電解質(zhì)能使親水膠體產(chǎn)生沉淀 E 親水膠體溶液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分子外面有較堅固的水化膜 10. o/w 型乳劑在加入某種物質(zhì)以后變成 w/o 型的乳劑,稱為 A 絮凝 B 轉(zhuǎn)相 C 破壞 D 酸敗 E 分層 11. 復方碘溶液中加入碘化鉀的作用是 A 增溶劑 B 調(diào)節(jié)碘的濃度 C 減少碘的刺激性 D 防止碘的 變色 E 助溶劑 12. 親水膠體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乙醇可出現(xiàn)沉淀,這是因為 A 溶媒濃度改變 B 鹽析作用 C 膠體電荷改變 D 膠體水化膜被破壞 E 陳化現(xiàn)象 13. 根據(jù) Stokes 定律,混懸微粒的沉降速度與下列哪一個因素成正比? A 混懸微粒的半徑 B 混懸微粒半徑的平方 C 混懸微粒的粒度 D 混懸微粒的粉碎度 E 以上均不是 14. 單糖漿的濃度為 A % (g/ml) B %(ml/ml) C 85%(g/g) D 85%(g/ml) E 85%(ml/ml) 15. 下列液體藥劑分散相質(zhì)點的大小,哪個屬于真溶液范圍? A 1nm B 1nm C 1181。 3.下列有關水溶性軟膏基質(zhì) PEG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水溶性基質(zhì)如 PEG對皮膚無刺激性 B水溶性基質(zhì)主要由不同分子量的 PEG配合而成 C 水溶性基質(zhì)易與水性液體混合 , 且易洗除 ,可用于有滲出液的創(chuàng)面 D 水溶性基質(zhì) PEG潤滑作用較好 E 水溶性基質(zhì) PEG不耐高溫 , 易霉敗 4.軟膏制備的方法有 A研和法 B塑制法 C 乳化法 D聚合法 E 熔和法 第八章 注射劑滴眼劑 一 .A型題 ,最合適的滅菌方法是: 80的作用是: : 以上的注射劑 以上用于靜脈注射用的注射劑 以上的靜脈滴注用注射液 (濁點) 射線滅菌 的規(guī)格是 um um um um um 以上 ,通常用來作為滅菌可靠性的控制標準是 ℃ ℃ ℃ ℃ ℃ ,其致熱活性中心是 ,不揮發(fā) ,不溶于水 ,但可被吸附 ,不耐熱 ,不被吸附 pH 下降說明主藥發(fā)生 ,最適用于 2ml以下且不穩(wěn)定藥物的注射劑應選用何種方法滅菌 通蒸氣 ℃ 15分鐘 ℃ 30分鐘 ,不沉降和蓄積的方法稱為 原的蒸餾水 , 其 1%溶液的冰點下降度為 pH值 ,若配制 %鹽酸普魯卡因等滲溶液 200 ml,需加氯化鈉 100g藥物成等滲的氯化鈉重量 10 g藥物成等滲的氯化鈉重量 1 g 藥物成等滲的氯化鈉重量 1 g 氯化鈉成等滲的藥物重量 50%. : +蛋白質(zhì) : : # 垂熔玻璃漏斗 # 垂熔玻璃漏斗 : % % % % % 1g氯化鈉呈現(xiàn)等滲效應的藥物克數(shù) 1g藥物呈現(xiàn)等滲效應的氯化鈉克數(shù) %氯化鈉呈現(xiàn) 等滲效應的藥物克數(shù) : ℃ ℃ ℃ ℃以上 ℃ 100ml,內(nèi)含硫酸鋅 ,硼酸 1g,需加氯化鈉多少克調(diào)節(jié)等滲( 硫酸鋅,硼酸 1%(g /ml)水溶液冰點降低分別為 ℃、 ℃) 菌 pH 范圍為 ,哪一條與注射劑不同 pH值 pH 范圍為 、灌封、滅菌為潔凈區(qū) 、灌封、安瓿干燥滅菌 后冷卻為潔凈區(qū) 、灌封、滅菌為潔凈區(qū) 、滅菌為潔凈區(qū) 、精濾、灌封、燈檢為潔凈區(qū) ,無塵埃粒子進入室內(nèi) 二 .B型題 ①硫酸鋅眼藥水的溶媒 (A) ② .葡萄糖( 5%)輸液的溶媒 (B) ③維生素C注射液的溶媒 (B) ④ .臨床上用于溶解注射用青霉素鉀的溶媒 (C) ⑤復方碘溶液的溶媒 (A) .15um粒子不得少于 90% 1um C.10um粒子,不多于 20粒 /ml ①透明乳劑乳滴 (D) ②靜脈注射脂肪乳劑分散相 (B) ③混懸型注射劑 (B) ④魚肝油乳劑 (A)⑤輸液劑中的微粒 (C) ① 25%葡萄糖注射液 (C) ② 5%葡萄糖注射液 (B) ③ %氯化鈉注射液 (D) ④ %氯化鈣溶液(E) ⑤ %甘油溶液 (D) 100℃, 30 分鐘 100℃, 45 分鐘 C干熱滅菌 150℃至少 1小時 ℃, 35— 40分鐘 ℃, 40— 45 分鐘 ①眼用軟膏基質(zhì)常用的滅菌方法 (C) ② 1— 5ml注射劑一般采用的滅菌方法 (A) ③ 10— 20ml注射劑一般采用的滅菌方法 (B) ④ 100— 200ml輸液劑一般采用的滅菌方法 (D) ⑤ 200— 500ml輸液劑一般采用的滅菌方法: (E) ①注射液粗濾 (B) ②膜濾前預濾 (A) ③去除熱原可采用 (E) ④注射液除菌可采用 (C) ⑤大輸液末端過濾 (D) ① 10%葡萄糖輸液 (500ml) (A) ② 2%鹽酸普魯卡因注射劑 (2ml)(D) ③盛裝注射用無菌粉末的瓶子 (E) ④胰島素注射劑 (B) ⑤眼膏基質(zhì) (E) 7. ① .注射用油 (A) ② .500 ml % 氯化鈉注射液 (B) ③ .維生素 C注射液 (C) ④ .注射用阿糖胞苷 (E) ⑤ .醋酸可的松注射液 (C) ① .在維生素 C注射液中 ,能起抗氧作用的是 (A) ② .在維生素 C注射液中 ,能維持 pH在穩(wěn)定范圍的是 (C) ③ .在維生素 C注射液中 ,對金屬離子有絡合作用的是 (D) ④ .在維生素 C注射液中 ,與維生素部分成鹽 ,減輕局部刺激的是 (C) ⑤ .在維生素 C注射液中 ,用于除去藥液及安瓶內(nèi)氧氣的是 B %右旋糖苷注射液 %維生素 C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① .制備過程需用鹽酸調(diào)節(jié)溶液的 pH值 ,成品需檢查熱原 (C) ② .需用甘油調(diào)節(jié)滲透壓,產(chǎn)品熱壓滅菌,檢查熱原 (E) ③ .制備過程需用碳酸氫鈉調(diào)節(jié) pH值 , 加入抗氧劑 , 并通入二氧化碳 ,成品需檢查細菌內(nèi)毒素 (B) ④ .制備過程中需避免帶入水分,產(chǎn)品干熱滅菌 (D) ⑤ .制備過程中需調(diào)節(jié)滲透壓,兩次加炭,產(chǎn)品熱壓滅菌 (A) 三 .C型題 ① — ⑤ ①磺胺嘧啶鈉注射劑 (B) ②維生素 C 注射劑 (A) ③注射用阿糖胞苷 (D) ④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