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前運算階段(B)形式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符號運算階段145.兒童身體發(fā)育有()快速期。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過()D2213 A 8分 B 10 分 C 22 分 D 30分,可視為有病理性異常表現(xiàn)的T分數(shù)劃分界值()B2222 A 55 B 60 C 65 D 70 ()B225/2263 A 綜合法 B 因素分析法 C 經(jīng)驗法 D 邏輯分析法 共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按癥狀的()B2403 A 強度分為四級評分 B 頻度分為四級評分 C強度分為五級評分 D 頻度分為五級評分,99%的正常人一年內(nèi)的LES總分不超過()D2463 A 20 B 22 C 28 D 32 二.多項選擇題 ()BC151 A 感受器 B 軸突 C 細胞體 D 膠質細胞 ()ABC2224/1 A 第二信號系統(tǒng) B 動力定型 C 經(jīng)典條件反射 D 內(nèi)驅力 ,正確的說法包括()ABC631 A 動物也有需要 B 人的需要是不斷發(fā)展的 C 社會需要是習得 D 動物和人的需要沒有區(qū)別 ()ABCD641 A需要 B 誘因 C 情緒 D 內(nèi)驅力,正確的說法包括()AD66/671 A 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較高的層次需要才會出現(xiàn) B 層次越低的需要出現(xiàn)的越晚 C 層次越高的需要力量越強 D 高層次的需要是生長需要()AB851 興奮活潑安靜抑制 A 興奮型 B 抑制型 C 活動型 D平衡型 ()交流 BCD1542 A 鍛煉斯文能力 B 獲取信息 C 維持心理平衡 D 交流思想 ()ABD 1692 ()AB1722 A 結伴效應 B 觀眾效應 C 性別助長 D 社會墮化 ()BCD 性1802 A 利他 B 繁衍 C 愛情 D 經(jīng)濟,正確的說法包括()AD148149/2 A 說服者的吸引力與說服力呈正相關 B 畏懼情緒一定會增強的說服效果 一般會 C 預先警告有利于說服 雙重作用 D 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被說服,主要的原因包括()ABD1412 A 責任意識降低 B 責任分散 C社交焦慮 D 去個性化 A 尋求行為參照 B 對偏離的恐懼 C 對自尊的追求 D 群體凝聚力 ()ACD2363 A 地位高 B 年齡相仿 C 能力強 D 健壯漂亮 ()AC2403 A 具體形象思維 B依賴具體內(nèi)容的邏輯思維(童年)C 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D 抽象邏輯思維()AC2593 A 都聚焦于獨立自主意識增強 B 都要求獨立人格 C 都出現(xiàn)成長和發(fā)展的超前意識 D 都要求精神自主,中年期的人格特點包括()ABCD2783 A 人格特質穩(wěn)定不變 B 性別角色日趨整合 C 內(nèi)省日趨明顯 D 心理防御機制日趨成熟、海嘯等自然災害后可出現(xiàn)()BD3394 A 嚴重心理問題 B 災難癥候群 C 急性應激障礙 D 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ABCD3044 A 激情狀態(tài) B 意識障礙 C 專注狀態(tài) D 智能障礙 的主要表現(xiàn)包括()ABD3164 A 創(chuàng)傷性體驗反復出現(xiàn) B 植物神經(jīng)過度興奮C 意識障礙、定向障礙(急性應急障礙)D 對創(chuàng)傷經(jīng)歷的選擇性遺忘()ACD3194 A 發(fā)展標準 B 適應標準 C 體驗標準 D 操作標準 ,可將測驗分為()AD3525 A 文字測驗 B 智力測驗 C 統(tǒng)覺測驗 D 操作測驗()ABC360/3615標準化樣組是一定時空的產(chǎn)物 A 群體構成要明確界定 B 對群體具有代表性 C 樣本大小要適當 D 注意保持其傳統(tǒng)性 ()CD3795 A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充分條件 B 信度受效度制約C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D 效度受信度制約,編制心理測驗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ABCD3975 A 內(nèi)容 B 文字 C 理解 D 社會敏感性 ()ACD131 A 積極 B 具體或 量化 C 有效 D 求助者可接受,咨詢師提問過多可能產(chǎn)生一些消極作用,包括()ABCD121 A 把更多的責任轉移給求助者 B 造成求助者的依賴 C 產(chǎn)生不準確的信息 D 使求助者產(chǎn)生防衛(wèi)心里,其內(nèi)涵包括()ACD22/231 A 該因素在個體發(fā)展中持久的存在B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改變其自身性質(改變形式,不改變性質)C 該因素與多數(shù)臨床表現(xiàn)有內(nèi)在聯(lián)系 D 該因素是多數(shù)臨床表現(xiàn)的原因、行為及社會功能方面的問題,還包括()CD451 A 求助者的咨詢動機 B 求助者的心理測驗的結果 C 引發(fā)問題的關鍵點 D 引發(fā)問題的原因 ()BC 112/1132 A 公開自己的困擾讓求助者分擔 B 將自己的經(jīng)驗與求助者分享C 把自己對求助者的體驗感受告訴求助者 D 在咨詢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ABC652 A 有助于建立咨詢關系 B 有利于深化求助者自我認識 C 有助于產(chǎn)生咨詢效果 D 有利于看清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咨詢師要幫助求助者達到的領悟包括()BCD 1332 A 誘發(fā)事件是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根源 B 信念引發(fā)情緒及行為后果C 求助者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映負有責任 D 改變情緒要改變認知 ()AC1592 A 正移情 B 反移情 C 負移情 D 假移情 ()ABD1112 A 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種方式行動 B 讓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導的內(nèi)容 C 可以不考慮求助者的心理準備 D 不強迫求助者執(zhí)行 ()ABC1092 A 要有事實根據(jù) B 避免個人發(fā)泄 C 避免無情打擊 D 話鋒直率犀利 中,以反應速度和正確性作為評分依據(jù)的分測驗包括()AC2013 A 算術 B 相似性 C 木塊圖 D 詞匯 ,包括()BD2083 A Z分數(shù) B 百分等級 C T 分數(shù) D IQ 的臨床量表包括()ABC2222233 A 精神衰弱 B 輕躁狂 C 社會內(nèi)向 D 神經(jīng)質 ()ABC2363 A 神經(jīng)質 B 精神質 C 內(nèi)外向 D 掩飾性,包含的緯度是()ABD2493 A 客觀支持 B 主觀支持 C 心理支持 D 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其中包括()ACD2513 A 解決問題 B 投射 C 幻想 D 自責第五篇:2004年12月心理咨詢師考試三級真題有問題來工作網(wǎng)A1162 A 社會角色 B 自我評價 C 社會身份 D 自我意識 ()C1342 A 經(jīng)驗 B 教育 C 依戀D 頓悟,在同一家庭中,合群傾向()B1352 A 按出生順序遞增 B 按出生順序遞減 C 與出生順序無關 D 與出生順序關系不能確定 ()D 1422 A 利他技能 B 自我監(jiān)控能力 C 移情能力D 自我意識下降程度 ()B 1472 A 傳遞者 B 障礙 C 溝通信息 D 目標,主要測量的態(tài)度緯度是()B1522 方向與強度 A 深度B 方向 C 相中度 D 外顯度 ()C 1522 A 心電圖 B 生物反饋儀 C 行為反映測量儀 D 投射測量儀 ()A1903 A 嬰幼兒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1943 A 最近發(fā)展區(qū) B 自我概念 C 替代性強化 D 操作條件反射 ,認知發(fā)展的前運算階段一般在()B1993 A 02 歲 B 26,7 歲 C 6,7歲11,12歲 D 11,12 歲極其以后 ()C2003 A 弗洛伊德 B 皮亞杰 C 埃里克森 D 羅杰斯,這種現(xiàn)象屬于()C2964 A 幻覺 B妄想 C 錯覺 D 視物變形癥,其中一人英俊但經(jīng)濟條件差,另一人富有但年齡大,此時該女性難以作出決定是因為面臨()C3384 A 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周圍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某種對他不利的變化,使得此人有某種不祥的預感,此種癥狀稱為()D A 突發(fā)性妄想 B 妄想知覺 C 非真實感 D 妄想心境 ()B3134 A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 B 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C 精神分裂癥 D 持續(xù)心境障礙,這屬于()A3094 A 情緒淡漠 B 情緒遲鈍 C 情緒倒錯D 情緒脆弱,個體變得敏感,脆弱,即使日常微小的困擾可以引發(fā)強烈的情緒反應,說明其處在一般適應癥候群的()B3404 A 警覺階段 B 搏斗階段 C 衰竭階段 D 結束階段 ,常模樣本量不應低于()D3615 A 100或500 B 800或1000 C 20或25 D 30或100 ,表示樣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數(shù)()A3645 A 比該分數(shù)低 B 與該分數(shù)相等 C 比該分數(shù)高 D 與該分數(shù)差不顯著 ,以10為標準差來表示的標準分數(shù)()B3655 A 離差智商 B T分數(shù) C 標準分數(shù) D Z分數(shù) ()B3715 A 系統(tǒng)誤差 B 隨機誤差 C 恒定誤差 D 測量誤差,應淘汰的項目鑒別指數(shù)是()A3925 A 以下 B C D ,沒有時間限制的測驗是()C4085 A 最高行為測驗 B 速度測驗 C 典型行為測驗 D 智力測驗 ()D4796 A 性心理問題的兒童 B 問題兒童的父親 C 問題兒童的母親 D 問題兒童的伙伴()D4406 A 情緒問題 B 認知問題 C 行為問題 D 經(jīng)濟問題。A.親合 B.利他關系 C.依賴 D.人際吸引4在人際吸引的影響因素中,可視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的是()A.熟悉 B.互補 C.鄰近D.競爭4在有人陪同的活動中,個體會感到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這是社會促進中的()A.結伴效應 B.觀眾效應 C.比較效應 D.競爭效應4皮亞杰認為心理起源于()A.吸吮 B.后天的經(jīng)驗 C.動作 D.先天的成熟4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fā)展的方法是()A.對偶故事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心理測驗法 D.臨床法4產(chǎn)生深度知覺的年齡是()A.2歲 B.6個月 C.1歲 D.3個月4嬰兒出生一兩天后就有笑的反應,這種笑的反應屬于()A.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B.自發(fā)性微笑 C.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D.條件反射的笑4嬰兒與主要撫養(yǎng)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lián)結叫()A.情感 B.依戀 C.親子關系 D.母子關系4青年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表現(xiàn)為()A.關注自己的外貌 B.關注自己的人格C.發(fā)現(xiàn)自我、關心自我的存在 D.一系列關于“我”的問題反復縈繞于心4將心理異常理解為對社會準則的破壞,這是()的觀點。商場的月餅多種多樣,你會選擇()A.價格比較高的 B.看起來包裝最精美的C.只要是知名品牌就行 D.自己過去吃過、感覺還不錯的2員工張某是你最好的同事,她工作賣力而且業(yè)績也十分出色。A.除參考量表分值外,主要還應根據(jù)臨床癥狀 B.量表總分僅能作為一項參考指標而非絕對標準 C.SDS分界值在53分以上即可診斷為抑郁 D.應特別注重要害癥狀123.不論是MMPI的中國常模還是美國常模,劃界分()并不存在。A.心理測量的案例記錄B.每次的案例記錄C.總結幾次咨詢情況的記錄D.咨詢終結或中斷時的記錄119.尊重求助者的意義在于()。A.與持不同價值觀的求助者平等交流 B.欣賞求助者的全部優(yōu)點和缺點 C.對求助者的錯誤見解持不批判態(tài)度 D.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極面115.咨詢雙方空間距離的一般特點是()。A.您有什么樣問題需要解決,說吧B.您希望我能幫助您解決什么問題 C.您能告訴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嗎 D.您找我究竟想要解決什么問題呢11.判斷心理診斷是否具有科學性的依據(jù)是()。A.在性的方面已無能為力B.一滴精液相當于四十滴血C.老年少性D.老年無性107.在咨詢心理學形成前,()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咨詢心理學準備了前提學術條件。A.失眠癥B.嗜睡癥C.睡行癥D.夢魘101.許又新認為心理健康可以用()的標準去衡量。A.獲得了守恒概念B.思維具有可逆性C.可以進行邏輯運算的特征D.可以提出問題的假設97.青春期記憶的主要特點表現(xiàn)為()。A.復本信度B.重測信度C.穩(wěn)定性系數(shù)D.分半信度103.測題常見的排列方式有()。A.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B.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C.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D.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91.心理學家提出來的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A.從大腦中提取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B.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的現(xiàn)象C.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的現(xiàn)象D.過去的經(jīng)驗在頭腦中的反映87.感覺的屬性包括()。A.使測驗項目總數(shù)達到59個B.分為L型和M型兩個等值量表C.首次使用智力年齡表示測驗成績D.首次引85.在16PF測驗中,實驗性因素的高分特征也稱()。A.VIQB.PIQC.FIQ C.IQ 80.一位被試者在EPQ的N量表上的T分為60分,說明其()。A.求助者對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變的抵抗B.求助者對心理咨詢師的反感和抵制 C.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異常行為的阻攔 D.咨詢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的總稱75.在講話上,最常見的阻抗表現(xiàn)形式是()入智力商數(shù)的概念84.在施測中國比內(nèi)測驗時,對于被試者有關試題的探索性問題,一般應該對他說()A.對了B.錯了 C.你自己想一想D.我也不A.寡言B.沉默C.贊言知道D.抵觸76.咨詢關系的建立受到()的雙重影響。A.診斷階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診斷 B.咨詢階段重點在于建立咨詢關系 C.診斷階段包括確立咨詢目標 D.鞏固階段是咨詢的總結、提高階段71.咨詢方案中需要明確的心理咨詢師的責任是()。A.人的精神或行為只要與外界環(huán)境失去統(tǒng)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B.人的行為雖在量與質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但不一定正常C.人在行為上只要是超越了均數(shù)水平,就表明其精神必然是異常的D.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不一定與客觀環(huán)境一致67.初診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紹心理咨詢時正確的描述是()。A.心理咨詢師時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 B.求助者對于泄密有訴諸法律的權利 C.不必反復向求助者說明保密原則 D.求助者的所有情況均在保密之列 63.對中立性態(tài)度的正確理解是()。A.性認知、性情感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