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people性欧美熟妇, 色戒完整版无删减158分钟hd, 无码精品国产vα在线观看DVD, 丰满少妇伦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艾栗栗与纹身男宾馆3p50分钟,国产AV片在线观看,黑人与美女高潮,18岁女RAPPERDISSSUBS,国产手机在机看影片

正文內容

曼昆-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資料下載頁

2024-11-09 06:16本頁面
  

【正文】 0、產權個人擁有并控制稀缺資源的能力。1市場失靈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1外部性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1市場勢力單個經濟活動者(或某個經濟活動小群體)對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能力。1生產率每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產的物品與服務數量。1通貨膨脹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1經濟周期就業(yè)和生產等經濟活動的波動。1循環(huán)流量圖一個說明貨幣如何通過市場在家庭與企業(yè)之間流動的直觀經濟模型。1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技術既定時,一個經濟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的各種組合的圖形。1微觀經濟學 研究家庭和企業(yè)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的學科。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現象,包括通貨膨脹、失業(yè)和經濟增長的學科。2實證表述試圖描述世界是什么樣子的觀點。2規(guī)范表述試圖描述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觀點。2絕對優(yōu)勢一個生產者用比另一個生產者更少的投入生產某種物品的能力。2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2比較優(yōu)勢一個生產者以低于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某種物品的能力。2進口品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2出口品在國內生產而在國外銷售的物品。2市場由某種物品或服務的買者與賣者組成的一個群體。2競爭市場有許多買者與賣者,以至于每個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的市場。需求量買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一種物品的數量。3需求定理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對該物品的需求量減少的觀點。3需求表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表格。3需求曲線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圖形。3正常物品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3低檔物品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減少的物品。3替代品一種物品價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兩種物品。3互補品一種物品價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量的減少的兩種物品。3供給量賣者愿意并且能夠出售的一種物品的數量。3供給定理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該物品的供給量增加的觀點。供給表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表格。4供給曲線表示一種物品的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圖形。4均衡市場價格達到使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時的狀態(tài)。4均衡價格使供給與需求平衡的價格。4均衡數量均衡價格下的供給量與需求量。4過剩供給量大于需求量的狀態(tài)。4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給量的狀態(tài)。4供求定理認為任何一種物品的價格都會自發(fā)調整,使該物品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的觀點。4彈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其某種決定因素的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4需求價格彈性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50、總收益一種物品的買者支付從而賣者得到的量,用該物品的價格乘以銷售量來計算。5需求收入彈性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用需求變動百分比除以收入變動百分比來計算。5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另一種物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指標,用第一種物品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第二種物品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5供給價格彈性衡量一種物品供給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用供給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5價格上限出售一種物品的法定最高價格。5價格下限出售一種物品的法定最低價格。5稅收歸宿稅收負擔在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分配的方式。5福利經濟學研究資源配置如何影響經濟福利的一門學問。5支付意愿買者愿意為某種物品支付的最高量。5消費者剩余買者愿意為一種物品支付的量減去其為此實際支付的量。60、成本賣者為了生產一種物品而必須放棄的所有東西的價值。6生產者剩余賣者出售一種物品得到的量減去其生產成本。6效率資源配置使社會所有成員得到的總剩余最大化的性質。6平等在社會成員中平均地分配經濟成果的性質。6無謂損失市場扭曲(例如稅收)引起的總剩余減少。6世界價格一種物品在世界市場上通行的價格。6關稅對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種稅。6外部性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無補償的影響。6外部性內部化改變激勵,以使人們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外部效應。6矯正稅旨在引導私人決策者考慮負外部性引起的社會成本的稅收。70、科斯定理認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么,他們就可以自己解決外部性問題的觀點。7交易成本各方在達成協議與遵守協議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成本。7排他性一種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個人使用該物品的特性。7消費中的競爭性一個人使用一種物品將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的使用的特性。7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費競爭性的物品。7公共物品既無排他性又無消費競爭性的物品。7公共資源有消費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7俱樂部物品有排他性但無消費競爭性的物品。7搭便車者得到一種物品的利益但避免為此付費的人。7成本收益分析比較提供一種公共物品的社會成本與社會收益的研究。80、公地悲劇一個說明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為什么公共資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8預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8預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8平均稅率支付的總稅收除以總收入。8邊際稅率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額外稅收。8定額稅對每個人等量征收的稅收。8受益原則認為人們應該根據他們從政府服務中得到的利益來納稅的思想。8支付能力原則認為應該根據一個人可以承受的負擔來對這個人征稅的思想。8縱向平等主張支付能力更強的納稅人應該繳納更多稅收的思想。8橫向平等主張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納稅人應該繳納等量稅收的思想。90、比例稅高收入納稅人和低收入納稅人繳納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稅收。9累退稅高收入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納稅人的這一比例。9累進稅高收入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納稅人的這一比例。9總收益企業(yè)出售其產品所得到的貨幣量。9總成本企業(yè)用于生產的投入品的市場價值。9利潤總收益減去總成本。9顯性成本需要企業(yè)支出貨幣的投入成本。9隱性成本不需要企業(yè)支出貨幣的投入成本。9經濟利潤總收益減總成本,包括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9會計利潤總收益減總顯性成本。100、生產函數用于生產一種物品的投入量與該物品產量之間的關系。10邊際產量增加一單位投入所引起的產量增加。10邊際產量遞減一種投入的邊際產量隨著投入量增加而減少的特征。10固定成本不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10可變成本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10平均總成本總成本除以產量。10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產量。10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除以產量。10邊際成本額外一單位產量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10有效規(guī)模使平均總成本最小的產量。1規(guī)模經濟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11規(guī)模不經濟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11規(guī)模收益不變長期平均總成本在產量變動時保持不變的特性。11競爭市場有許多交易相同產品的買者與賣者,以至于每一個買者與賣者都是價格接受者的市場。11平均收益總收益除以銷售量。11邊際收益增加一單位銷售量引起的總收益變動。11沉沒成本已經發(fā)生而且無法收回的成本。11壟斷企業(yè)作為一種沒有相近替代品的產品的唯一賣者的企業(yè)。11自然壟斷由于一個企業(yè)能以低于兩個或更多企業(yè)的成本向整個市場供給一種物品或服務而產生的壟斷。11價格歧視以不同價格向不同顧客出售同一種物品的經營做法。1寡頭只有少數幾個提供相似或相同產品的賣者的市場結構。12壟斷競爭存在許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產品的企業(yè)的市場結構。12寡頭只有少數幾個賣者提供相似或相同產品的市場結構。12博弈論研究在策略狀況下人們如何行為的理論。12勾結一個市場上的企業(yè)之間就生產的產量或收取的價格達成的協議。12卡特爾聯合起來行事的企業(yè)集團。12納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經濟主體在假定所有其他主體所選策略為既定的情況下選擇他們自己最優(yōu)策略的狀態(tài)。12囚徒困境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說明為什么甚至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12占優(yōu)策略無論其他參與者選擇什么策略,對一個參與者都為最優(yōu)的策略。12生產要素用于生產物品與服務的投入。1生產函數用于生產一種物品的投入量與該物品產量之間的關系。13勞動的邊際產量增加的一單位勞動所引起的產量增加量。13邊際產量遞減一單位投入的邊際產量隨著投入量增加而減少的性質。13邊際產量值一種投入的邊際產量乘以該產品的價格。13資本用于生產物品與服務的設備和建筑物。13補償性工資差別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貨幣特性而產生的工資差別。13人力資本對人的投資的積累,如教育和在職培訓。13工會與雇主談判工資和工作條件的工人協會。13罷工工會有組織地從企業(yè)撤出勞動。13效率工資企業(yè)為了提高工人的生產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資的工資。1歧視對僅僅是種族、民族、性別、年齡或其他個人特征不同的相似個人提供不同的機會。14貧困率家庭收入低于一個稱為貧困線的絕對水平的人口百分比。14貧困線由聯邦政府根據每個家庭規(guī)模確定的一種收入絕對水平,低于這一水平的家庭被認為處于貧困狀態(tài)。14實物轉移支付以物品和服務而不是以現金形式給予窮人的轉移支付。14生命周期在人的一生中有規(guī)律的收入變動形式。14持久收入一個人的正常收入。14功利主義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選擇使社會上所有人總效用最大化的政策。14效用衡量幸?;驖M足程度的指標。14自由主義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選擇被認為是公正的政策,這種公正要由一位在“無知面紗”背后的無偏見觀察者來評價。14最大最小準則一種主張,認為政府的目標應該是使社會上狀況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150、社會保險旨在保護人們規(guī)避負面事件風險的政府政策。15自由至上主義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政府應該懲罰犯罪并實行自愿的協議,但不應該進行收入再分配。15福利補貼貧困者收入的政府計劃。15負所得稅向高收入家庭征稅并給低收入家庭補貼的稅制。15預算約束線對消費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費組合的限制。15無差異曲線一條表示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消費組合的曲線。15邊際替代率消費者愿意以一種物品交換另一種物品的比率。15完全替代品無差異曲線為直線的兩種物品。15完全互補品無差異曲線為直角形的兩種物品。15正常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0、低檔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減少的物品。16收入效應當價格的某種變動使消費者移動到更高或更低無差異曲線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16替代效應當價格的某種變動使消費者沿著一條既定的無差異曲線變動到有新邊際替代率的一點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16吉芬物品 價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道德風險一個沒有受到完全監(jiān)督的人從事不誠實或不合意行為的傾向。16代理人一個為另一個人(稱為委托人)完成某種行為的人。16委托人讓另一個人(稱為代理人)完成某種行為的人。16逆向選擇從無信息一方的角度看,無法觀察到的特征組合變?yōu)椴缓弦獾膬A向。16發(fā)信號有信息的一方向無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動。16篩選無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動。170、政治經濟學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研究政府。17康多塞悖論多數原則沒有產生可傳遞的社會偏好。17阿羅不可能性定理一個數學結論,它表明在某些假設條件之下,沒有一種方案能把個人偏好加總為一組正當的社會偏好。17中值選民定理一個數學結論,表明如果要選民沿著一條線選一個點,而且,每個選民都想選離他最偏好的點最近的點,那么,多數原則將選出中值選民最偏好的點。17行為經濟學經濟學中將心理學的觀點考慮進來的分支學科。
點擊復制文檔內容
合同協議相關推薦
文庫吧 www.dybbs8.com
備案圖鄂ICP備1701627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