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生》,是勃蘭兌斯的一篇散文。勃蘭兌斯,丹麥文學批評家、出生于猶太血統(tǒng)的商人家庭。本哈根大學任教,講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890年出版此書,轟動了丹麥思想界。要著作還有1888年發(fā)表的《波蘭印象記》和《俄國印象記》等。這篇散文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為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珍愛,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高塔”等四種情景純屬。如果把人一生成長、奮斗的進程比做攀登一座高塔,而通往這座塔頂?shù)囊患壖壟_階,一個人從母體中誕生之日起,便開始了攀登,識字讀書、學習某種技能、從事某種職業(yè),也是在攀登這座高塔的階梯。當他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便會失去父母的。然而,世人在攀登人生的階梯時,步調和速度并不一致。后,盡管仍有余力攀登,卻過早地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