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丙:不同濃度的油菜素內(nèi)酯水溶液對芹菜幼苗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 (a~ e 依次增大 ) 組別 清水 濃度 a 濃度 b 濃度 c 濃度 d 濃度 e 平均株高( cm) 16 20 38 51 42 24 (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現(xiàn)出向光性,且測得其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 2m,則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_____。 ( 2)從圖乙可以看出 _________對種子萌發(fā)起抑制作用 。 ( 3)油菜素內(nèi)酯對植物生長發(fā)育有多方面的促進作用,被稱為“第六大植物內(nèi)源激素”。表丙中實驗結果能否說明油菜素內(nèi)酯對芹菜生長有兩重性? _____ 理 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請完善進一步探究油菜素內(nèi)酯促進芹菜生長的最適濃度范 圍的實驗步驟: ①在濃度梯度 ____________之間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油菜素內(nèi)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種子使其萌發(fā),從中選取株高、長勢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為 4 組(或 4 組以上),每組 30 株并編號; ③分別噴灑 ___________且適量的上述一系列濃度梯度的油菜素內(nèi)酯水溶液到對應組的芹菜幼苗上;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測量并記錄 ______________,再計算平均值。 5研究人員對某牧場進行了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 1)冷蒿是該牧場的優(yōu)勢種,用樣方法調(diào)查冷蒿的種群密度 時,可以采用的取樣方法有_______、 ______。 ( 2)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該牧場還生長著披堿草、針茅、黑麥等多種牧草,所有這些牧草 ________(填“能”或“不能”)構成一個生物群落,判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右 圖為該牧場中的長爪沙鼠數(shù)量的調(diào)查結果,其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是 __________,理由是該種群的年齡組成為 ______________。 ( 4)調(diào)查長爪沙鼠的種群密度 :在 1hm2 范圍內(nèi),第一次捕獲 72 只,標記并放歸;幾天后第二次捕獲了 60 只,其中有 9 只帶有 標記,則其種群密度是 __________只/hm2。若被標記的動物更容易被天敵捕食,則長爪沙鼠種群密度的估算值比實際值_________。 5請回答下列有關生態(tài)學的問題: I 下表是某地區(qū)森林群落演替過程中部分相關量統(tǒng)計,試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注:葉面積指數(shù)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植物葉面積。 (1)該地區(qū)生物群落的演替類型屬于 ________;從數(shù)據(jù)上分析,在演替過程中群落物種豐富度的變化趨勢是 ________。 (2)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截獲 光能的百分率 ________,總初級生產(chǎn)量增多,這可能與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 ________增多有關。 II 某草原上生活著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無角,通常情況下這種鹿的雌雄個體分群活動 (生殖季節(jié)除外 )。有人提出“鹿角效應”假說解釋這種同性聚群現(xiàn)象,即一群形態(tài)相同的食草動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風險。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屬于 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 )種群。 (2)為探究“鹿角效應”假說是否成立,某同學用狗 (能將拋入流水池 中的漂浮物叼回來 )、項圈和棍棒做了如下 3 組實驗:甲組同時向流水池中拋出 2 個相同項圈,乙組同時拋出 2 個相同棍棒,丙組則同時拋出 1 個項圈和 1 個棍棒。記錄每次拋出后狗叼回第一個漂浮物的時間。若丙組平均時間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他兩組,則實驗結果支持該假說。測試時要求甲、乙、丙 3 組拋出項圈或棍棒的距離 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本實驗中項圈或棍棒相當于該草原上的 ________。 生物參考答案 選擇題 15 A B D C C 610 C D A D B 1115 D A A D D 1620 D C C A C 2125 A C C A D 2630 A C CC D 3135 D D B C D 3640 D D C D D 4145 B C D C D 4650 C D B A C 非選擇題 5 (共 8分,每空 1分) (1)促性腺激素 (負 )反饋調(diào)節(jié) (2)升高 抗利尿 B (3)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4)突觸小泡 5(共 8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 (1)體液 (2)漿細胞 記憶細胞 (3)c (4)自身免疫 (5)T(6)免疫功能下降 ( 2 分) 5 (共 8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 ( 1) 小于 m ( 2) 脫落酸 ( 3) 否 該實驗結果只表明 a~ e 各濃度均有促進作用,沒體現(xiàn)抑制作用 ( 2 分) ( 4) b~ d 等量 芹菜株高 5 (共 8分,每空 1分) ( 1) 五點取樣法 等距取樣法 ( 2) 不能 生物群落應包含該區(qū)域內(nèi)的全部生物 ( 3) 逐漸增加 增長型 ( 4) 480 大(偏大) 5 (共 8分,每空 1分) I(1)次生演替 逐漸增加 (2)增大 分層 II(1)同一 (2)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