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Fresh thrombus in the main or lobar pulmonary arteries. 第六十一頁,共七十三頁。 2. 類型 2〔約占 40%,圖 2b〕,肺動脈的內膜增厚及纖維化伴有或不伴有肺段近端血栓機化。在這些病例中,切開肺動脈僅可看到內膜增厚,偶爾可見主肺動脈或葉動脈網狀結構。 第六十二頁,共七十三頁。 Representative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specimens. 代表肺部動脈內膜切除術標本 Jaff M et al. Circulation 2024。123:17881830 Figure 2b. Representative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specimens. B, Type 2 disease (≈40% of cases): Intimal thickening and fibrosis with or without anized thrombus proximal to segmental arteries. In these cases, only thickened intima can be seen on initial dissection into the pulmonary arteries, occasionally with webs in the main or lobar arteries. 第六十三頁,共七十三頁。 3. 類型 3〔約占 30%,圖 2c〕,無論是否伴有血栓形成,僅有末端肺段血管或亞段血管的內膜增厚、纖維化。這種疾病類型對外科手術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最初并不能看到血管的狹窄情況,肺動脈內膜切除術需要單獨在每個段或亞段分支進行。該類型的大局部近端血栓被重吸收,也可以稱為“燒毀〞〔 burned out〕疾病。 第六十四頁,共七十三頁。 Representative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specimens. 代表肺部動脈內膜切除術標本 Jaff M et al. Circulation 2024。123:17881830 Figure 2c Representative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specimens. C, Type 3 disease (≈30% of cases): Fibrosis, intimal webbing, and thickening with or without anized thrombus within distal segmental and subsegmental arteries only. No occlusion of vessels can be seen initially 第六十五頁,共七十三頁。 4. 類型 4〔小于 5%〕,遠端微小血管病變,影像上無血栓栓塞征象。該類型不是 CTEPH的經典類型,也是手術不能治愈的疾病。這類肺血管疾病可能是被誤診的第 I類肺動脈高壓,也可能是既往肺動脈內血栓完全溶解后的肺血管病。 第六十六頁,共七十三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斷性評估建議 ,活動耐力下降、右心衰竭的臨床證據,伴或不伴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病史,應給予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評價〔 I類; C級〕。 第六十七頁,共七十三頁。 6周后超聲心動圖篩查持續(xù)肺動脈壓增高的證據,可以預測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進展〔 IIa類; C級〕。 第六十八頁,共七十三頁。 肺動脈內膜剝脫術 肺動脈內膜剝脫術最早開始于美國圣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現(xiàn)在世界上主要的心血管中心都已開展。自 1970年以來圣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共完成了超過 2500例肺動脈內膜剝脫術,其他中心的注冊完成病例也到達了 1200例。手術后,肺動脈壓和阻力一般降至正常,伴肺動脈血流和心輸出量的改善,這種改變是即刻的也是持續(xù)的。報告顯示圍手術期死亡率為 0%~24%,新近報道大多數中心死亡率已降至 %。 第六十九頁,共七十三頁。 CTEPH患者藥物治療和肺動脈內膜剝脫術的建議 1. CTEPH患者一旦明確診斷應第一時間進行肺動脈內膜剝脫術評估,即使臨床病癥很輕〔 I類; B級〕。 2. CTEPH患者一旦確診,只要無禁忌證,應接受抗凝治療〔 I類; C級〕。 第七十頁,共七十三頁。 3. 非手術治療的 CTEPH患者〔有并發(fā)癥或患者拒絕〕或內膜剝脫術后仍有肺動脈高壓,不想在有經驗的中心再次手術,可考慮應用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治療〔 IIb類; B級〕。 4. 對于已經確診 CTEPH、擬準備或可能在有經驗的中心行外科手術的患者,不應該用靶向藥物代替手術治療,也不能因此延遲評估手術〔 III類; B級〕。 第七十一頁,共七十三頁。 本科學聲明重點評估了大面積和次大面積急性 PE、IFDVT和 CTEPH的處理方法,對于并不嚴重的 PE和DVT成的標準治療在很多文獻中都已經進行了詳盡描述。與其他的指南文獻一樣,本聲明存在的一個重要局限是對于形成靜脈血栓栓塞治療意見的證據是不完善的,因此,一些建議只能依賴于低水平的證據或專家共識。本聲明不僅僅是指導臨床實踐,更重要是發(fā)現(xiàn)臨床上處理嚴重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缺乏之處,期待更多有助于對嚴重靜脈血栓栓塞癥進行標準治療的隨機臨床試驗。 第七十二頁,共七十三頁。 內容總結 大面積和次大面積肺栓塞、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處理。依據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溶栓治療的可能獲益程度。兩項標準可用于幫助判斷患者溶栓治療是否獲益: 〔 1〕 是否存在進行性循環(huán)或呼吸功能不全的證據。 B級 〕 。報告顯示圍手術期死亡率為 0%~24%,新近報道大多數中心死亡率已降至 % 第七十三頁,共七十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