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律詩、絕句、詞、曲等。唐代以前出現(xiàn)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把唐朝新出現(xiàn)的律詩、絕句叫近體詩。三國時的政治家、軍。歌散文清峻整潔,氣魄雄偉,代表詩作《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公元207年,曹操親率。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詩人登臨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名篇。全詩以“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1層:交代觀海的地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動靜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yán);“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上升起;當(dāng)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