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詩是一種最集中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1)高度集中,概括生活,意境深廣。2)感情強烈,富于想象,長于抒情。3)語言精練,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怨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草合離宮轉(zhuǎn)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從今卻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鞭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披文握武,建中興廟宇,載青史圖書。功成卻被權(quán)臣妒,正落奸謀。錢塘路,愁風怨雨,長是灑西。(一)內(nèi)容方面。因而詩歌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義、泛化。能認為詩歌中的形象就是實指某一物或某一景,理解不能太坐實。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本詞首句用“雨疏風驟”反襯睡意之濃,酒之多正可表明愁思之重。似閑暇的觀雨、聽蛙、敲棋子之中。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雨”的人,寫雨聲引起的愁緒。歌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