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思鄉(xiāng)曲》作于72年前的1937年。當年,日寇的鐵蹄蹂躪了滿蒙華北大地,馬思聰行腳北國之后折回。廣州,從一首綏遠民歌中引發(fā)靈感,《思鄉(xiāng)曲》是馬思聰于1937. )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來自綏遠民歌《城墻上跑馬》。在螢火燒過的地方,又奏起了思鄉(xiāng)曲。有啊,再有的就是,生命回歸的,呼喚。留戀在國土的靈魂,禁錮在他鄉(xiāng)的身軀,尋找各種方式來表達這一思想的。律中明顯糅合有羽、商調式因素,并結束到屬音上,波動,在低回纏綿的音調中得到呈現。音色等方面與主題形成對比,并進一步深化音樂內容。部分,著重體現了主題的內在情調。樂曲的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轉為E宮調,速度略微加。的第二樂段歌唱性的曲調由第一樂段旋律緊縮而成。樂曲的第三部分是縮減的再現段。此舉使得馬思聰在文革受批斗期間內的。唯一對"中央"的希望破滅。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國,女弟子王慕理結婚。經香港出逃,赴美國定居,年5月20日于美國費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