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缺少科學的實驗基礎,長期。以來并不為人們所認同。直到17世紀,以“化學之父”道爾頓和玻意耳為。代表的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才復活和確立了原子論。1811年,意大利的科學家阿伏伽德羅進一步指出,物質。一般不是直接由原子組成,而是由幾個原子相結合的分子構。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三十年代,對于電子、光譜。的深入研究以及放射性現(xiàn)象、中子、質子的發(fā)現(xiàn),引。起物理觀念的重大變革,創(chuàng)立了新的理論,導致人們。對原子和原子核認識的升華。姆孫發(fā)現(xiàn)了電子,并。由于電子是帶負電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斷。電核均勻分布在整個球內(nèi),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們進行了α粒子散。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根據(jù)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原子內(nèi)部是十分。德威克用實驗證實,并得到公認。成,他們分別稱為上夸克。繼蓋爾曼之后,人們又相繼發(fā)現(xià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