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天寶三年,32歲的杜甫和43歲的李白。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東都洛陽會面、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中解脫出來,而杜甫還是個默默無聞的文學青年。后來,又一個43歲詩人高適也來一起結(jié)伴而游。“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可以說。首思念李白的詩。據(jù)唐代筆記記載,李白寫過一首。是說杜甫很瘦,作詩很苦。當然這首詩不見于李白的集。但可以看出當時人認為兩人是完全不同。后,政治上屢屢受挫,經(jīng)濟條件也日益惡化。這使得杜甫對現(xiàn)實黑暗的認識一天天加深,生了顯著的變化。策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民帶來同樣的不幸。四月,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于瀘南。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zhàn)。南多瘴癘,未戰(zhàn),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首言超期服役情況嚴重,死于邊庭者極眾;武,連年征戰(zhàn),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這一年杜甫已滿53歲,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痹,他原因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