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右端面。3)內(nèi)孔尺寸較小,鏜 1﹕ 20錐孔、 φ32孔及15176。斜面時需掉頭裝夾。確定裝夾方案1)內(nèi)孔加工時以外圓定位,用三爪自動定心卡盤夾緊。2)加工外輪廓時,需要設一圓錐心軸裝置,用三爪卡盤夾持心軸左端,心軸右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頂尖頂緊。外輪廓車削裝夾方案 確定加工順序及走刀路線 先加工內(nèi)孔各表面,再加工外輪廓表面。由于該零件為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外輪廓表面車削走刀路線可沿零件輪廓順序進行。 外輪廓加工走刀路線 刀具選擇 切削用量選擇 根據(jù)被加工表面質(zhì)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參考切削用量手冊或有關資料選取切削速度與每轉進給量,計算結果祥見工序卡。 數(shù)控加工工藝卡片擬訂 (二)數(shù)控銑削加工典型零件工藝分析實例 加工平面凸輪零件上的槽與孔,外部輪廓已加工完,零件材料為HT200。零件圖工藝分析 1) 凸輪槽內(nèi)外輪廓及 φ φ12兩個孔的加工應分粗、精加工兩個階段進行,以保證表面粗糙度要求。 2) 應以底面 A定位,提高裝夾剛度以滿足垂直度要求。確定裝夾方案1) 加工 φ φ12兩個孔時,以底面 A定位(必要時可設工藝孔),采用螺旋壓板機構夾緊。2) 加工凸輪槽內(nèi)外輪廓時,采用 “一面兩孔 ”方式定位,即以底面 A和 φφ12兩個孔兩個孔為定位基準。確定加工順序及走刀路線1) 加工順序的確定 先加工用作定位基準的 φ φ12兩個孔,再加工凸輪槽內(nèi)外輪廓表面。且粗、精加工分開,其中 φ φ12兩個孔的加工采用鉆孔一粗鉸一精鉸方案。1)走刀路線的確定走刀路線包括平面進給和深度進給兩部分。u平面內(nèi)進給時,采用順銑方式銑削。l 外凸輪廓從切線方向切入。l 內(nèi)凹輪廓從過渡圓弧切入。u深度進給有兩種方法:l 在 xz平面(或 yz平面)來回銑削逐漸進刀到既定深度。l 先打一個工藝孔,再從工藝孔進刀到既定深度。刀具選擇切削用量選擇 凸輪槽內(nèi)、外輪廓精加工時留 0. 1 mm銑削余量,精鉸 φ φ12兩個孔時留 0. 1mm鉸削余量。 選擇主軸轉速與進給速度時,先查切削用量手冊,確定切削速度與每齒進給量,再計算主軸轉速與進給速度。填寫數(shù)控加工工藝卡片謝謝觀看 /歡迎下載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