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排水組織,防止地面雨水排向建筑,影響建筑的使用和基礎的穩(wěn)定。 八 臺階、邊坡、擋土墻、排水明溝 山地、丘陵地區(qū)的豎向設計,在處理不同標高的場地、道路、綠地之間的銜接時,常用臺階、邊坡和擋土墻。排除地面水有時用明溝。 1.臺階、坡道 ①臺階是步行聯系室外不同高程地面的主要手段,它的布置和設計對于室外環(huán)境的美化、點綴起著重要的作用。曲線形、折線形和臺階與坡道的結合布置,能形成活潑、生動、富有情趣的室外景觀。 ② 臺階的踏步高不宜超過 150cm,踏步寬不宜小于 300cm。臺階的連續(xù)踏級數最好不超過 20級 。 20級以上時,應在中間設休息平臺。寬度不大而踏級數超過 40級的臺階,不宜設計成一條直線,應在中間利用休息平臺作錯位或方向轉折,以利于行走安全和消除行人心理上的緊張、單調感。 ③臺階應在其一側或兩側布置小坡道,以方便手推車和自行車的上下推行。 ④坡道的坡度不應超過 8%。臺階和坡道的材料與構造需考慮防滑的要求。 2.邊坡 ①邊坡是一斜坡面。坡度可以根據使用要求、用地條件和土質狀況而定,可大可小,一般土坡不大于 l: 1。 ②邊坡的坡面應盡量綠化,種植草皮、樹木。 ③ 坡度較大,土質疏松,易受雨水沖刷、坍落的邊坡,應進行防護、加固。 ④石砌或混凝土護坡可根據加固要求,僅在邊坡坡腳或在坡面上作網格狀鋪砌,土質部分仍予以綠化。以避免大面積硬質坡面缺乏親切感。 ⑤邊坡與建筑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排水和安全。 3.擋土墻 ①用擋土墻比邊坡節(jié)省用地,但過高的擋土墻給人以壓抑、閉塞、沉重感,而且使上、下兩臺地之間的聯系不便。采用擋土墻和邊坡結合或將擋土墻分層處理,并輔以綠化,可以改善擋土墻的視覺效果。 ②擋土墻的設計在材料、形式和細部處理等方面應加以仔細推敲,不要把它看作單純的工程構筑物。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框架網格式擋土墻,網格之間或露土綠化,或鋪砌石塊、混凝土預制塊;在擋土墻上砌出某種凹凸的圖案花錦等做法均可使擋土墻由笨重的構筑物變成生動的建筑小品。 ③擋土墻高度在 5m以下常用重力式,按其墻身傾斜情況分仰斜墻、垂直墻和俯斜墑三種類型。從受力合理、施工方便考慮,以仰斜墻最佳,垂直墻次之,仰斜墻的傾斜度一般不小于 1:。 ④為解決擋土墻,后面土層的排水,需要在墻身上布置泄水孔,孔的尺寸為 5X10cm或 10cm見方,孔距 2~ 3m。墻體每隔 20m左右應設沉降、伸縮縫一道,縫寬 2~ 3cm。 4.雨水口與明溝 ①地面水用暗管排除時,場地和道路上需設置雨水口。每個雨水口一般可以擔負 2500~ 5000立方米匯水面積的地面水。多雨地區(qū)采用小值,少雨地區(qū)用大值。 ②雨水口的間距視道路的坡度及雨量的多寡而定。 ③在地面設計坡度不少于 5‰ 的地區(qū),也可以采用明溝或有蓋地溝排水。明溝斷面有梯形、矩形兩種。明溝邊距離建筑物基礎不應小于 3m,離圍墻不小于 1. 5m,距道路邊坡腳不小于 O. 5m。 九 土方工程量計算 土方工程量分兩類: 一是建筑場地平整土方工程量,或稱一次土方工程量; 一是建筑、構筑物基礎、道路、管線工程余方工程量,也稱二次土方工程量。 1.土方工程量方格網計算法 2.土方工程量的方格網近似計算法 3.臺地及邊坡土方量計算 4.余方工程量估算 謝謝觀看 /歡迎下載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