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葉取出在陽光下揉搓并曬 2天,待茶葉稍干時又將其包裹放回深坑內 3天,取出曬干便可泡飲。泡飲時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有清潔口腔、清熱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態(tài)的綠色保健飲料。做菜用的酸菜則要適當在第二道工序時多放幾天,取出后要在碾臼春碎曬干。食用時用水泡發(fā)后涼拌,其味酸澀回味,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陶器創(chuàng)制后,便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了。 游客所體驗的主要是用陶罐制作酸茶,做好的酸茶可以存放當地,填寫相關信息,相約某個時段回來取。并品嘗自己制作的酸茶。 體驗項目三:德昂舞蹈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廣為流傳的是象腳鼓舞。由敲鼓,打著铓、鈸的男子帶頭,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勢繞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兩圈,男子組成外圈,女子組成內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其他男子跟隨,提起大褲腳,露出腿上所剌花紋,繞場歡舞。婦女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铓鑼,與擊鼓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并排而舞。 水鼓舞:水鼓舞是德昂族所獨有的,其步法,形式基本與象鼓舞相同,擊敲時把鼓繩掛在脖子上,水鼓抱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合,擊出節(jié)秦。 佛鼓舞,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 (和尚 )專門保管,并經佛爺批準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樂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 象腳舞 水鼓舞 佛鼓舞 享受 享受即讓游客從物質、精神方面得到滿足。不僅體驗了德昂族特有的文化,還滿足了自己旅游需求。 項目一:穿德昂服裝 項目二:住竹樓 項目三: 享受德昂美食 昂族絕大多數以大米為主食,部分地區(qū)雜以包谷和薯類。均以蒸燜而食,擅長制作各種糧食制品,如豌豆粉 豆腐 米粉 年糕 粑粑 湯圓等。 德昂族飲食比較考究,用料較為廣泛。擅長煮、燉、拌、舂等技法,口味酸辣中帶甜。蔬菜種類繁多,竹筍是四季不斷的蔬菜之一,除鮮吃外,多加工成酸筍或干筍食用。 其他蔬菜的食用,都習慣于在煮燉時配酸筍。酸筍用途十分廣泛,即使在燉雞 炒肉或烹魚時都要加酸筍 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許多漢族風味的腌菜 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的小菜。主要特色菜有:涼拌番木瓜、涼拌挑手魚、竹筒搗菜、脆皮冬瓜、勒浪等。 酸筍 涼拌番木 走進德昂人家,你會聽到“舂筒不響,吃飯不香”的說法。因此,舂菜在德昂族菜譜中最具特色。 德昂人把魚腥草、苦練子果等藥用食物和豐富的各種香料、調料及經燒烤后的魚、蝦、鱔等放在竹筒里用木錘舂制,制成風味效果,能疏風除熱,消食建胃。 魏夢潔 李瓊芝 太敏娟 何燕菲 楊爾敏 殷桃平 鄧云濤 謝謝觀看 /歡迎下載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