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類,雖最簡式不同,但符合含碳元素質量分數相等的 組合: CH4與 C10的組合 CH4, 式量擴大 10 倍 C10H8O2 CH4與 C9的組合 C9H20O , , 3).將潛隱信息處理成明顯信息 → 隱含信息顯明化 ? 例 3: CS2在 O2中完全燃燒,生成 CO2和SO2,現有 CS2在 448毫升 O2(標況)中點燃,完全燃燒后,混和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為( D )。 ( A) 112ml ( B) 224ml ( C) 336ml ( D) 448ml 4).將復雜信息處理成簡單信息 → 復雜信息簡單化 例 4 :把 m 摩爾 C2H4 和 n 摩爾 H2混合于密閉容器中,在適當條件下, 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 p 摩爾 C2H6,若將所得平衡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 CO2和 H2O 氣 ( B ) A . ( 3 m +n ) m o l B . ( 3m +2n) m ol C . ( 3m +3 p +2n) m ol D . (23 nm ? 3p ) m ol 5).將文字信息處理成符號信息 → 文字信息符號化 例 5 : A 、 B 都是芳香族化合物, 1 m ol A 水解得到 1 m o l B 和 1 m o l 醋酸。 A 、 B 的分子量都不超過 200 ,完全燃燒都只生成 CO2和 H2O ,且 B 分子中碳和氫元素總的質量百分含量為 65 . 2 % (即質量分數為 0 . 65 2 )。 A 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 F e C l3溶液顯色。由此可推斷: A 的分子式和 B 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C ) A . C 8 H 8 O 2 ; B . C 8 H 8 O 4 ; C . C 9 H 8 O 4 ; D . C 9 H 8 O 3 ; 6).將文字信息處理成圖示信息 →文字信息圖示化 例 6. 有機合成上通常通過下述兩步反應在有機物分子碳鏈上增加一個碳原子。 應用上述反應原理,試以乙炔,甲醇、 H C N 等物質為主要原料,通過六步反應合成 解題思路: ①學習試題中信息得知醛 經過兩步反應( H C N 、 H 2 O )使醛基 ( C H O ) 變?yōu)閇 C H ( O H ) C O O H ] 得到羥基羧酸。 ②用逆向思維方法,對最終產物逐步深入分解 7) .信息由大化小 → 實施分別實破 例 7 :化合物 A ( C8H8O3) 為無色液體,難溶于水,有特殊香味。 A 可發(fā)生如圖示的一系列反應,圖中的化合物 A 硝化時可生成四種一硝基取代物?;衔?H的分子式 C6H6O ; G 能進行銀鏡反應。 回答( 1 )有機物可能的結構式 A : __________________ E : __________________ K : __________________ ( 2 )反應類型: ( I ) __ __ __ __ _ ( I I ) __ __ __ __ ( I I I ) __ __ __ __ __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分析:把整個信息分解成三塊: 第 1 塊:可知 K 為三溴苯酚, D 為苯酚鈉 (C6H5O N a ) 。 第 2 塊: G 必為甲酸甲酯從而確定 C 為甲醇 CH3OH 。 第 3 塊:苯環(huán)上兩個取代基只能互為鄰位或互為間位。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 ( 2)解答有機信息合成試題應具備三種能力 (結合近年出現的有機合成題 ) ? a、必須能敏捷地接受題給信息 ? b、必須能將題給的信息消化和重組 ? c、必須能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信息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例 : IL 丙 烷 與 x LO 2 混 合 點 燃 , 丙 烷 完 全 反 應 后 , 生 成 混 合 氣 體 體 積 為 a L ( 氣 體 體 積 均為 120 ℃ 、 1 .01 105P a 時 測 定 ) . 將 a L 混 合 氣 體 通 過 足 量 堿 石 灰 后 , 測 得 剩 余 氣 體 體 積 為bL. 若 a - b=6 , 則 x 值 為 ( ) A 、 4 B 、 C 、 D 、 6 分 析 : 依 題 意 , a - b=6 為 CO 2 和 H 2 O ( g ) 物 質 量 , 若 C 3 H 8 + 5 O 2 → 3 CO 2 +4 H 2 O 1 → 5 7 因 為 7 大 于 6 , 所 以 O 2 過 量 , 故 有 CO 生 成 若 C 3 H 8 + O 2 → 2 CO 2 +4 H 2 O + CO 1 → 6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例 : 乙 烯 與 乙 烷 混 合 氣 體 共 a mol , 與 b mol 的 氧 氣 共 存 于 一 密 閉 容 器 中 , 點 燃 后 充 分反 應 , 乙 烯 和 乙 烷 全 部 消 耗 完 , 得 到 CO 和 CO 2 的 混 合 氣 體 和 45g 水 。 試 求 : ( 1 ) 當 a=1 時 , 乙 烯 和 乙 烷 的 物 質 的 量 之 比 n ( C 2 H 4 ) : n ( C 2 H 6 ) = 1 : 1 ( 2 ) 當 a =1 時 , 且 反 應 后 CO 和 CO 2 混 合 氣 體 的 物 質 的 量 為 反 應 前 氧 氣 的 2/3 時 , 則 b= 3 , 得 到 CO 和 CO 2 的 物 質 之 比 n ( CO ) : n ( CO 2 ) = 1 : 3 ( 3 ) a 的 取 值 范 圍 是 :65a45 b 的 取 值 范 圍 是 :1225b415 ( 1 ) 解 法 一 : 設 n ( C 2 H 4 ) 為 x mol , n ( C 2 H 6 ) 為 y mol ∴ 4 x+6y =2 1845 ? x= mol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x+y=1 y= mol ∴ x : y =1 : 1 解 法 二 : 據 題 意 可 知 m(H 2 O)=45g?n ( H 2 O ) = mol ?n ( H ) =5 mol n ( O ) =2 .5 mol 當 a=1 時 , 設 n ( C 2 H 4 ) = x mol , 則 n ( C 2 H 6 ) = ( 1 x ) mol ∴ 有 n ( H ) =4x+6(1 - x)=5 21?? x ?n ( C 2 H 4 ) : n ( C 2 H 6 ) =1 : 1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 2 ) 解 法 一 :n C On C O2121?2 = n C 2 H 4 + n C 2 H 6 =1 mol nCO+nCO 2 =2mol?nO 2 =23 2 = 3 m o l nCO+nCO 2 =2 ? nCO+= nCO+2nCO 2 = 2 3 -1845 ? nCO 2 = ∴ n ( CO ) : n ( CO 2 ) =1 : 3 解 法 二 : 當 a=1 時 , 則 由 碳 守 恒 有 n(CO+CO 2 )=2mol 32/2?? b=3 設 n(CO)=ymol , 則 n(CO 2 )= ( 2 y)mol 則 有 氧 守 恒 : y+2(2 y ) + 2 . 5 = 3 2?y= ?n ( CO ) : n ( CO 2 ) =1 : 3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 3 ) 解 法 一 : 根 據 極 限 法 ① 只 有 C 2 H 4 且 完 全 生 成 CO 2 C 2 H 4 ~ 3O 2 ~ 2 H 2 O ?n H 2 O=m o l25, nO 2 =m o l415, nC 2 H 4 =m o l45完 全 生 成 CO C 2 H 4 ~ 3O 2 ~ 2 H 2 O?n H 2 O=m o l25, nO 2 =m o l415, nC 2 H 4 =m o l45 ② 只 有 C 2 H 6 , 且 完 全 生 成 CO 2 2C 2 H 6 ~ 5O 2 ~ 6 H 2 O ?n H 2 O=m o l25, nO 2 =m o l1225, nC 4 H 6 =m o l65完 全 生 成 CO 2C 2 H 6 ~ 5O 2 ~ 6 H 2 O?n H 2 O=m o l25, nO 2 =m o l1225, nC 4 H 6 =m o l65 ∵ C 2 H 4 、 C 2 H 6 混 合 氣 體 與 氧 氣 共 存 ∴65a45 1225b415 有機物的燃燒計算題 解 法 二 : ① 設 n ( C2H4) = zmol , 則 n ( C2H6) = ( a z ) mol 0za 則 有 H 守 恒 4z+6 ( a z ) =5?a =625 z? ∵ 0za ∴4565?? a ② 設 n ( CO ) = mmol , 則 n(CO2)=(2a m)mol , 0m 2 a 則 有 O 守 恒 m+2(2a m)+=2b 45212 ???? mab ∵ 0m 2 a ∴4565?? a ∴1225b415 ( 2)解答有機信息合成試題應具備三種能力 a、必須能敏捷地接受題給信息 b、必須能將題給的信息消化和重組 c、必須能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信息 六、有機化學復習方法和教學建議 六、有機化學復習方法和教學建議 ? 抓住主干,編織網絡 ? 以點代面,系統(tǒng)掌握 ? 學會比較,發(fā)散思維 ? 活化方法,靈活解題 ? 有機信息,專題研究 復習方法 教學建議-圍繞主干知識展開復習 1. 制訂周密的復習計劃 2. 注意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 3.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復習既要注意全面具體,又要有所側重 4.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一個特點,也是高考中的難點和重點之一 5. 化學計算是近幾年高考重點關注的部分之一 6. 要注意擴大學生的視野 7. 切忌搞“題?!睉?zhàn) 8. 要注意研究和探討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1. 立足課本 2.精心結網 3.享受高三 六、有機化學復習方法和教學建議 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