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同的適應(yīng)問題。當(dāng)男女兩性面對的問題一致的時候,性別差異也會消失。 ? 從進化史的角度來看,性別的意義是可以改變的。 ? back 建構(gòu)主義的視角 ? 一個人不是擁有什么性別,而是建構(gòu)什么性別 (One dose not have a gender, one dose gender) ? 強調(diào)性別不是個體的穩(wěn)定的特質(zhì),而是一個動力的、建構(gòu)的過程 ? back 情境中的社會性別 ? 不否認生物學(xué)、社會化過程的影響,更強調(diào)與性別有關(guān)的行為具有的彈性、變化性和偶然性 ? 情境既可能凸現(xiàn)性別,也可能隱匿性別 ? 從性別社會心理學(xué)的 “ 情境中的性別 ” 理論框架出發(fā),我們看到了性別的心理認同與建構(gòu)的性質(zhì)。 ? 作為生理的性別,其建構(gòu)性是微乎其微的; ? 作為心理的性別,其建構(gòu)性受到了生理基礎(chǔ)的規(guī)定; ? 作為社會的性別,其建構(gòu)性是外控的、個體通過社會化這一心理內(nèi)化過程來完成; ? 作為社會心理的性別,其特征即是社會透過 情境與個體互動 而表現(xiàn)出來的相互建構(gòu)。 參考文獻 ? Etaugh, C. A. amp。 Bridges, J. S. (2022).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A lifespan perspective. Allyn amp。 Becon. ? 中譯本,蘇彥捷等譯( 2022) 《女性心理學(xu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 Deaux, K., amp。 Lafrance, M. (1998). Gender. In D. T. Gilbert, S. T. Fiske, amp。 G. Lindzey.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4th). Boston: The McCrawHill Co. Inc. 788827. ? Fiske, S. T. amp。 Stevens, L. E. (1993). What’s so special about sex?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In S. Oskamp amp。 M. Costanzo (Eds.), Gender Issu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bury Park, CA: Sage. 173196. 思考題 ? 1 性別的心理學(xué)含義與性別的社會學(xué)含義是什么? ? 2 社會心理學(xué)如何認識社會性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