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機械工程材料答案-----------------------作者:-----------------------日期:第三套一、名詞解釋(共15分,每小題3分)1、過冷度:實際結晶溫度與理論結晶溫度之差稱為過冷度。2、滲碳體(Fe3C):鐵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復雜晶格的間隙化合物。滲碳體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
2025-06-26 03:52
【總結】第八章鑄造概述1第一節(jié)合金的鑄造性能2第二節(jié)砂型鑄造3第三節(jié)特種鑄造4第四節(jié)鑄件的結構設計31、何為鑄造?熔煉金屬,制造鑄型,并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后獲得一定形狀和性能鑄件的成形方法,稱為鑄造。砂型鑄造概述鑄造的基本過程:液態(tài)金
2025-08-11 12:18
【總結】機械工程材料練習題參考答案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力學性能,其直徑為10mm,標距長度為50mm,當拉伸力達到18840N時試樣產生屈服現(xiàn)象;拉伸力加至36110N時,試樣產生頸縮現(xiàn)象,然后被拉斷;拉斷后標距長度為73mm,,求試樣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解:由題中條件及計算公式得σs=Fs/So=18840/(*102/4)=240(N/mm2)σ
2025-06-26 04:03
【總結】一、填空1、屈服強度是表示金屬材料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能力。3、α—Fe的晶格類型為體心立方晶格。4、γ—Fe的晶格類型為面心立方晶格。5、隨著固溶體中溶質原子含量增加,固溶體的強度、硬度__升高__。6、金屬的結晶包括形核和長大兩個基本過程。7、
2024-10-25 12:11
【總結】第一章材料的性能選擇題()。A.σbB.σsC. D.σp,解決的辦法是()。()。B.應在其韌脆轉變溫度以下D.與其韌脆轉變溫度無關,試樣承受的載荷為______?! .靜載荷B.沖
2025-04-17 02:38
【總結】重大或者西華大學《測試技術與信號分析》習題與題解適用專業(yè):機械類、自動化課程代碼:學時:42-48編寫單位: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編寫人:余愚審核人:
2024-11-16 04:34
【總結】中南大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課程考試復習題及參考答案機械工程材料一、判斷:1、奧氏體與滲碳體均為面心立方晶格。()2、F與P是亞共析鋼中室溫時的主要組成相。()3、金屬的加工硬化
2024-10-20 08:46
【總結】緒論?材料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工程材料及其類別?機械工程材料?本課程的目的?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一、材料科學與社會發(fā)展1.材料與人類生活人類社會依據(jù)制造生產工具的材料來進行歷史劃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一、材料科學與社會發(fā)展舊石器時代(
2024-09-20 20:29
【總結】學院:專業(yè)班級:姓名:學號:裝訂線安徽農業(yè)大學《機械工程材料》
2025-06-26 04:00
【總結】機械工程材料1.室溫下,金屬晶粒越細,則強度越高、塑性越高。()2.因為體心立方晶格與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數(shù)量的滑移系,所以兩種晶體的塑性變形能力完全相同。()3.間隙固溶體一定是無限固溶體。()4.鐵素體的本質是碳在a-Fe中的間隙相。()5.在鐵碳合金平衡結晶過程中,只有碳質量分數(shù)為4.3%的鐵碳合金才能發(fā)生共晶反應。()6.高合金
2025-04-17 03:01
【總結】第1頁共10頁《工程材料學》習題一、解釋下列名詞1.淬透性與淬硬性;2.相與組織;3.組織應力與熱應力;4.過熱與過燒;5.回火脆性與回火穩(wěn)定性6.馬氏體與回火馬氏體7.實際晶粒度與本質晶粒度淬透性:鋼在淬火時獲得的淬硬層深度稱為鋼的淬透性,其高低用規(guī)
2024-10-22 21:45
【總結】學院:專業(yè)班級:姓名:學號:裝訂線2012年期末《機械工程材料
【總結】機械工程材料A卷標準答案一、名詞解釋:(10分)1、固溶強化:固溶體溶入溶質后強度、硬度提高,塑性韌性下降現(xiàn)象。2、加工硬化:金屬塑性變形后,強度硬度提高的現(xiàn)象。2、合金強化:在鋼液中有選擇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強度和硬度4、熱處理:鋼在固態(tài)下通過加熱、保溫、冷
2024-10-18 16:14
【總結】《機械工程材料》習題一、概念題:1、機械工程材料2、金屬力學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顯示出的性能,主要有強度、塑性、硬度、韌性、疲勞、蠕變、松弛幾種。3、金屬塑性————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致破壞的能力。4、常見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試樣受力、判據(jù):
2024-11-03 16:15
【總結】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習題解答教材: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熊詩波黃長藝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9月第3版第二次印刷。緒論 0-1敘述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基本內容。 解答:教材P4~5,二、法定計量單位。 0-2如何保證量值的準確和一致? 解答:(參考教材P4~6,二、法定計量單位~五、量值的傳遞和計量器具檢定) 1、對計量單位做出嚴格的定義; 2、有
2024-10-23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