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軸和孔的形狀誤差都會反映到軸承滾道上去。如果配合精度選的太低,會降低軸承的回轉精度,所以軸和孔的精度應與軸承精度相匹配。(4)軸承間隙的調整 為了提高主軸的回轉精度和剛度,主軸軸承的間隙應能調整。把軸承調到合適的負間隙,形成一定的預負載,回轉精度和剛度都能提高,壽命、噪聲和抗振性也有改善。預負載使軸承內產生接觸變形,過大的預負載對提高剛度沒有明顯的效果,而磨損發(fā)熱量和噪聲都會增大,軸承壽命將因此而降低。 軸承間隙的調整量,應該能方便而且能準確地控制,但調整機構的結構不能太復雜。雙列短圓柱滾子軸承內圈相對外圈可以移動,當內圈向大端軸向移動時,由于1:12的內錐孔,內圈將脹大消除間隙。 其他軸承調整也有與主軸軸承相似的問題。特別要注意:調整螺母的端面與螺紋中心線的垂直度,隔套兩個端面的平行度都較高要求,否則,調整時可能將軸承壓偏而破壞精度。隔套越長,誤差的影響越小。螺母端面對螺紋中心線垂直度、軸上和孔上套簡兩端平行度等均有嚴格的精度要求。為了方便安裝,Ⅰ軸上傳動件的外徑均小于箱體左側支承孔直徑,均采用深溝球軸承。為了便于裝配和軸承間隙調整,Ⅱ、Ⅲ軸均采用圓錐滾子軸承。滾動軸承均采用E級精度。本車床為普通精度級的輕型機床,為了簡化結構、主軸采用了軸向后端定位的兩支承主軸組件。前支承采用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后支承采用角接觸球軸承和單向推力球軸承。為了保證主軸的回轉精度,主軸前后軸承均采用壓塊式防松螺母調整軸承的間隙。主軸前端采用短圓錐定心結構型式。前軸承為C級精度,后軸承為D級精度。 主軸轉速高,必須保證充分潤滑,一般常用單獨的油管將油引到軸承處。主軸是兩端外伸的軸,防止漏油更為重要而困難。防漏的措施有兩種:(1)堵加密封裝置防止油外流。 主軸轉速高,多采用非接觸式的密封裝置,形式很多,~(間隙越小,密封效果越好,但工藝困難)。還有一種是在軸承蓋的孔內開一個或幾個并列的溝槽(圓弧形或V形),效果比上一種好些。在軸上增開了溝槽(矩形或鋸齒形),效果又比前兩種好。 在有大量切屑、灰塵和冷卻液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可采用曲路密封,曲路可做成軸向或徑向。徑向式的軸承蓋要做成剖分式,較為復雜。(2)疏導——在適當的地方做出回油路,使油能順利地流回到油箱。因此,由于Ⅰ軸軸頸較小,線速度較低,為了保證密封效果,采用皮碗式接觸密封。而主軸直徑大、線速度較高,則采用了非接觸式密封。卸荷皮帶輪的潤滑采用毛氈式密封,以防止外界雜物進入。 本機床是適用于機械加工車間和維修車間的普通車床。主軸換向比較頻繁,采用牙嵌式離合器。牙嵌式離合器由兩個端面上有牙的半離合器組成,一個半離合器固定在主動軸上,另一個半離合器用導鍵或花鍵與從動軸聯接,并通過操縱機構使其做軸向移動,從而起到離合作用。 為了對中,在主動軸的半離合器上固定有滑環(huán),從動軸可在滑環(huán)中自由轉動。 離合器的操縱可以通過手動杠桿、液壓、氣動或電磁的吸力等方式進行。 制動器安裝在軸Ⅲ,在離合器脫開時制動主軸,以縮短輔助時間。此次設計采用帶式制動器。該制動器制動盤是一個鋼制圓盤,與軸用花鍵聯接,周邊圍著制動帶。制動帶是一條剛帶,內側有一層酚醛石棉以增加摩擦。制動帶的一端與杠桿連接。另一端與箱體連接。為了操縱方便并保證離合器與制動器的聯鎖運動,采用一個操縱手柄控制。當離合器脫開時,齒條處于中間位置,將制動帶拉緊。齒條軸凸起的左、右邊都是凹槽。左、右離合器中任一個結合時,杠桿都按順時針方向擺動,使制動帶放松。 主軸上齒輪應盡可能靠近前軸承,大齒輪更應靠前,這樣可以減小主軸的扭轉變形。 當后支承采用推力軸承時,推力軸承承受著前向后的軸向力,推力軸承緊靠在孔的內端面,所以,內端面需要加工,端面和孔有較高的垂直度要求,否則將影響主軸的回轉精度。支承孔如果直接開在箱體上,內端面加工有一定難度。為此,可以加一個杯形套孔解決,套孔單獨在車床上加工,保證高的端面與孔德垂直度。主軸的直徑主要取決于主軸需要的剛度、結構等。各種牌號鋼材的彈性模量基本一樣,對剛度影響不大。主軸一般選優(yōu)質中碳鋼即可。精度較高的機床主軸考慮到熱處理變形的影響,可以選用40Cr或其他合金鋼。主軸頭部需要淬火,硬度為HRC50~55。其他部分處理后,調整硬度為HB220~總結這次的機械制造裝備課程設計上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充分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上面。通過這次設計我也暴露了自己的很多問題,譬如分析問題的方法,不能有效的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這必定將影響我今后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在課程設計的期間我也學會了如何獨立思考,如何開放自己的思維,如何有效的處理問題等,這也為我將來的工作生涯奠定了基礎。再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一定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將自己的所學充分發(fā)揮到工作當中去。最后要感謝老師百忙之中耐心的教導,老師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深深的影響著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的拼搏精神和無限的激情,也激勵著我在未來路上要勇往直前。最后向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致 謝本論文是在李楠老師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設計的每個階段,從撰寫開題報告到查閱資料,設計草案的確定和修改,中期檢查,后期詳細設計等整個過程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在此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室友和幾位好友,他們幫助我克服了許多困難來完成此次設計。每當我思路受阻時,他們便會出現在我身旁鼓勵我,幫我解決遇到的困難,沒有他們此次設計就難以完成。最后感謝母校對我的悉心培養(yǎng),及各位老師所傳授的專業(yè)知識,這些知識將幫助我克服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參考文獻[1],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2],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3],2012[4],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5]王鎮(zhèn), .,陜西工學院學報,2012,30(1):4043[6]盧立軍,大中型車床床頭箱綜合性能試驗臺的設計,北京機械化工業(yè)研究所, 10090134(2012)07007403[7]秦松祥,趙軍華,胡亞明. 淺析車床床頭箱同步環(huán)精鍛技術,西安交通大學,2005[8]吳劉林,劉訊才, 3311E礦用車床床頭箱故障因素和預防措施,貴州大學,2012[9]J M Huang, K M Liew , C H Wong, S Rajendran, M J Tan, A Q Liu. Mec hnic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apactive micromachined switch. Sensors and Actuators A,93(2001):273285.[10]LI Gui—xian ,WEN Jian—min,LI Xiao,LlU Fu—li,LIU on meshing theory of noninvolute beveloid gears,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01.[11] ZHAO Manufacturing Methods,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95(2005):59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