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品糧”推出“有些非城市人口不吃商品糧”。57. 證明:如果正確的直言三段論的結(jié)論是全稱的,則中項不能周延兩次。58. 構(gòu)造命題變形直接推理,由“所有生物都是有機物”推出“所有無機物都不是生物”。59. 證明: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如果大前提是特稱的,那么小前提必須是全稱肯定。60. 構(gòu)造命題變形直接推理,由“農(nóng)村人口都不吃商品糧”推出“有些不吃商品糧的不是城市人口”。三、計算題61.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有效: (如果我)沒有調(diào)查研究,(那么我)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我調(diào)查研究了。所以,我當(dāng)然有發(fā)言權(quán)。62.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有效:(小張)只有考試成績優(yōu)秀,才能被評為三好生。事實上小張沒被評為三好學(xué)生,所以她考試成績未達優(yōu)秀。63.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真值形式的類型(重言式、矛盾式或非重言的可真式): (p→(q∧172。q))→172。p64.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成立:如果(我)患有肺炎,那么(我)一定會出現(xiàn)厭食;我最近常感厭食。因此,我準(zhǔn)是患了肺炎。65.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1)“老張不是石油工人,又不是鋼鐵工人。”(2)“如果老張是石油工人,那么老張不是鋼鐵工人?!边@兩個命題:A、 可同真但不可同假。B、 不可同假但可同真。C、 可同真并且可同假。D、 不可同真并且不可同假。E、 要么同真,要么同假。四、填空題1(略)……答案一、單選題1. C2. A3. A4. C5. C6. B7. E8. C9. E10. B11. C12. D13. E14. B15. C16. C17. B18. B19. D20. D21. C22. D23. A24. C25. B26. E27. B28. C29. D30. B31. C32. D33. D34. A35. C36. B37. C38. D39. E40. B41. E42. D43. B44. B45. A46. E47. C48. A49. A50. B二、論述題51. 證明: 由(1),可推出:SEP(4)(3分) 由(4),可推出:SIP(5)(3分) 由(2)和(5),可推出:并非MOP(6)(3分) 由(6)可推出:MAP(7)(3分) 由(3)和(7)可推出:SIP(8)(4分) (4)和(8)互相矛盾。(4分)52. 解: S E P→ S A P → P I S → P O S (每步5分)53. 解:兩個前提中只有大前提中有一個詞項周延,故小前提必為I命題,大前提只能是以下四種情況之一:(4分)(1)POM(兩特稱前提推不出結(jié)論)(4分)(2)PAM(中項兩次不周延)(4分)(3)MOP(兩特稱前提推不出結(jié)論)(4分)(4)MAP(正確)(3分)因此,該大前提是MAP。(1分)54. S I P → P I S → P O ﹁S (前兩步每步7分,第三步6分)55. 證明:因為小前提否定,所以大前提必肯定;(5分)因為小前提否定,所以結(jié)論否定,大項在結(jié)論中周延,所以大項在前提中周延。(5分)又因為大前提肯定,所以大項不能是大前提的謂項,(5分)因而是大前提的主項。因此,大前提全稱肯定。(5分)56. S A P→S E ﹁P→ ﹁P E S→ ﹁P A ﹁S→ ﹁S I﹁ P→ ﹁S O P (前四步每步3分,后兩步每步4分)57. 證明:因為結(jié)論全稱,所以小項在結(jié)論中周延,因此在小前提中周延。(5分)假設(shè)中項周延兩次,則小前提為E命題,故結(jié)論否定,因此大項在結(jié)論中周延,故在大前提中周延,同理大前提是E命題。(5分)兩否定前提推不出結(jié)論。(5分)所以假設(shè)不成立。(5分)58. 解:S A P→S E ﹁P→ ﹁P E S (前兩步每步7分,第三步6分)59. 證明:因為大前提特稱,所以小前提必全稱。(5分)假設(shè)小前提全稱否定,則大項在結(jié)論中周延,因而在大前提中周延,(5分)由條件大前提特稱,因而大項必為大前提的謂項,所以大前提否定,(5分)兩否定前提推不出結(jié)論,因而假設(shè)不成立,小前提必為全稱肯定。(5分)60. S E P→S A ﹁P→﹁P I S→﹁P O ﹁S(S表示“農(nóng)村人口”,P表示“城市人口”)(每步5分)三、計算題61. 解:pq((﹁p→﹁q)∧p)→q(2分)111(4分)100(4分)011(4分)001(4分)推理無效。(2分)62. 令:p=(小張)考試成績優(yōu)秀;q=(小張)被評為三好學(xué)生(1分)pq((﹁p→﹁q)∧﹁q)→﹁p(2分)111(4分)100(4分)011(4分)001(4分) 推理無效。(1分)63. 解:pq(p→(q∧﹁q))→﹁p(2分)111(4分)101(4分)011(4分)001(4分)該式是重言式。(2分64. 解:pq((p→q)∧q)→p(2分)111(4分)101(4分)010(4分)001(4分)推理無效。(2分)65. 解:pq﹁p∧﹁q(1分)p→﹁q(1分)110(2分)0(2分)100(2分)1(2分)010(2分)1(2分)001(2分)1(2分)因此,答案是C。(2分)四、填空題1(略)……第 22 頁 共 2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