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圖-、模具3D圖形繪制(一)、繪圖方法及過程本次設計中的模具裝配圖的3D模型采用Pro/ENGINEER軟件繪制。繪制圖形時,先繪制整個模型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型腔、型芯和工作部分,具體的繪制過程及方法如下:導入之前繪制好的產品3D圖, 自動創(chuàng)建工件 自動創(chuàng)建分型面,然后稍微作調整創(chuàng)建體積塊(鑲件),然后是分模分別對型腔和型芯作復制旋轉實體話,得到最終的成型腔和型芯先繪制側向分型的單個零件,然后通過復制旋轉生成整個模具的核心零部件在Pro/ENGINEER的插件EMX中設置模架的參數參數設計完成之后自動生成的模架3D圖模架裝配圖中把核心零部件裝上,將模架中重合的部分切除,添加冷卻系統和頂出系統,最終完成整個模具的3D模型圖91 模具立體圖的繪制流程圖(二)、模具3D爆炸圖圖92 模具的立體爆炸圖二、模具及其零件2D圖形繪制圖93 模具配套圖1圖94 模具配套圖22D圖的繪制并非傳統的畫法,而是直接采用Pro/ENGINEER直接從三維圖形直接轉化成為AutoCAD圖形,這個大大縮短了繪圖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只是在轉化生成的2D圖效果并不是那么好,需要人為的修整[11]。圖994為模具的2D圖圖996為成型零件的2D圖,圖95 零件圖-型腔圖96 零件圖-型芯第十章 模具設計的創(chuàng)新與特色總結本次畢業(yè)設計時間不長,真正的設計時間為兩個月,但并不意味著本次畢業(yè)設計任務是式的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個過程都離不開計算機,是名副其實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創(chuàng)新與特色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在塑料件的設計階段,采用了軟件對塑料件的厚度以及拔模斜度進行檢測。這樣做可以在模具設計的初始階段就能確保塑件設計的合理性,避免了在注塑成型的時候塑件由于厚度不均或者是拔模斜度不合理而導致的塑件質量的下降。2.在模具設計初始階段采用模流分析軟件對整個模具設計進行優(yōu)化。模流分析采用的是著名的分析軟件Moldflow Plastics Advisers(中文稱為模具顧問)進行分析,此軟件為注塑模采購者、設計者和制造者提供了一個準確易用的方法來優(yōu)化他們的模具設計。它可以設計澆注系統并進行澆注系統平衡、可以計算注塑周期、鎖模力和注塑體積等等。這些參數對后面的設計計算如注塑機的選擇及其校核、澆注系統的設計和冷卻系統的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3.整個模具結構設計核心部分都在計算機上完成。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可以大大減輕人的工作量,而在計算機繪圖時基本由單個軟件Pro/ENGINEER繪制,單個軟件繪圖的效率和質量很明顯要優(yōu)越于在各個繪圖軟件中轉換。在使用軟件繪圖中,很多標準零件都是直接從軟件中提取出來,并不是要單個零件慢慢的繪制,特別是模架方面,直接可以調用一些廠商的模架,大大縮短整個模具設計時間。4.計算機輔助和課本理論相結合。繪圖和分析基本上在計算機上完成,而一些計算仍然需要參考課本上的知識進行人工的核算,如設計中的注塑機校核和澆注系統的計算等等,這樣使得以前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第十一章 設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設想本次模具設計中,存在了不少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由于時間或者是能力的不足,并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但是卻不能夠忽略,主要問題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 模流分析結果沒有能發(fā)揮最大的功能。問題:理論上,模流分析可以優(yōu)化模具設計的各個方面,如澆口位置、注塑壓力、注塑溫度、澆注系統平衡優(yōu)化、冷卻系統優(yōu)化等等。而在本次設計當中,并非都使用了模流分析軟件的各個功能,只是參考了其中的一些參數,如注塑壓力,注塑體積和塑件的重量。原因:以前沒有深入的接觸過模流分析軟件,對此軟件使用并不是很熟練;模具顧問軟件始終是一種模擬分析軟件,可能軟件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參數跟實際的還是有些出入,也就是并不能完全依賴從模流分析中分析出來的結果。解決設想:一是加深對模具顧問的認識,使得設計人員能夠很好的使用模具顧問這軟件;二是需要有更加準確可靠的分析軟件,或者是在不同的分析軟件上進行分析,對比不同的分析結果,這樣能夠得到更加可靠的數據。2. 繪圖軟件之間的轉換效果差。問題:從Pro/ENGINEER轉換成AutoCAD的二維平面圖時,轉化的效果相當差。如應該為圓的地方在AutoCAD中一開始顯示的是八方形,顯示效果差,雖然能通過一些設置重新生成質量稍好的,但是仍然不盡人意。原因:軟件之間的數據轉換問題解決設想:一是盡量的使用單一軟件,這個可能不存在轉換質量的問題;但是由于軟件各有所長,Pro/ENGINEER擅長于三維,而AutoCAD二維功能強大,只能等待軟件的升級,或者可以對他們進行二次開發(fā),專門針對這個問題開發(fā)出解決此問題的平臺。【參考文獻】[1] 中國注塑網:塑料模具工業(yè)現狀及發(fā)展方向, [2] 錢泉森: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 杜志?。含F代模具技術綜述, 機械工程師, 1999年第6期[4] 黃標:業(yè)界人士談2006家電產品發(fā)展趨勢,中山日報,2006年2月[5] 楊靜雅:小家電產品的發(fā)展兩個大趨勢,廈門晚報,2006第176期[6] 王文廣:田寶善 田雁辰 塑料注塑模具設計技巧與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7] 黃虹:塑料成型加工與模具,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8] 李奇:朱江峰 江瑩主編 模具構造與制造,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年[9] 錢泉森: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0] Miguel SanchezSoto: Optimizing the gasinjection molding of an automobile plastic overusing experimental design procedur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年178期,第2629頁[11] Peter Dickin: Moving Mold Design From 2D to 3D,://致 謝 Injection Mould Design forthe Family Wireless Doorbell’s Back Cover【Abstract】 The plastic mould is designed after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part––the family wireless doorbell’s back cover.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design of the doorbell’s back cover, mould flow analysis, the choosing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mould base , and the checkout of some important technics parameters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are all referred to. In this process, parting surface design, injection system design, moulding parts design, ejection system design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are discussed detailedly. Finally the moulding parts’ technics projects are established. In the mould design process, the design or analysis softwares including Moldflow, Pro/ENGINEER, AutoCAD are used. Using these softwares optimizes the parameters cuts down the design time and makes the process efficient. Through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 can use the popular design or analysis softwares proficiently. I learn how to choose some parameters by calculating or by means of some experiences, and I learned the more knowledge of the plastic mould.【Key words】 mould design。 moldflow analysis。 technics。 parting su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