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充分競爭的生產要素交易市場,加大各級市場的培育力度,促進市場的活躍程度。實施公允價值的環(huán)境基礎還要求必須加快市場交易方面的立法,建立公平、開放、自由、誠信的交易規(guī)則體系。再有就是需要建設市場信息的相關數據庫,搭建市場信息的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為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提供依據,同時也為審計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3. 加強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職業(yè)判斷力我國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據統(tǒng)計,在全國 1000 多萬名會計從業(yè)人員中,受過大學專業(yè)教育的不及 10%,在素質相對高些的國有企業(yè)以及縣以上集體企業(yè)的 600 萬會計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的也只有 %, %;全國執(zhí)業(yè)注冊會計師約為 5 萬人,其中大部分年齡偏大, 知識結構趨于老化,通過國家統(tǒng)一考試的中青年注冊會計師只有 1 萬人左右,且當中很多人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評估人員與會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對公允價值運用難以適應公允價值的應用要依靠專門從業(yè)人員的職判斷,所以應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和繼續(xù)教育,幫助會計人員盡快熟悉和掌握新會計準則、新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對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要素做出判斷處理的能力。還要強化會計人員的守法意識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減少由于會計人員自身執(zhí)業(yè)能力水平和主觀認識上的缺乏引起的對公允價值判斷上的偏差。4. 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信息化的建設市場經濟體系信息化的建設,有助于完善我國市場體系,提高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各種市場的健康發(fā)展,也是保證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一方面加大市場信息網絡化的建設力度,這一點上我國現已開始著手進行;另一方面,企業(yè)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上也應加大力度。我國公允價值的計量應用與完善的會計監(jiān)管體系也是分不開的。我國應該利用網絡的實時性加強綜合的監(jiān)管體系,以限制和防止利潤操縱的情況出現。進一步完善市場法制,加大市場監(jiān)管的力度。強化企業(yè)的內部監(jiān)管,提高虛假會計信息發(fā)現的敏銳度并建立懲罰措施。加強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的監(jiān)督管理。5. 降低公允價值的實施成本公允價值的取得應該是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進行的,它要求交易的各方必須充分了解市場情況,而我國市場經濟尚不完善,這就是造成實施成本過高的根源。要遵循成本效應原則,在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時盡量降低成本。要完善我們的市場,積極推行經濟改革,營造公允價值的適應環(huán)境,讓任何商品或要求權的市場價格都可以公開查閱并據此確定交易價格。要不斷加強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研究并提高實際的可操作性,可以廣泛的運用計算機技術,使各種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格更容易的被取得,不斷向國際慣例靠攏,促進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全面推廣應用。6. 完善會計生態(tài)環(huán)境,縮小利潤操縱的空間中國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環(huán)境先天不足,主要是由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缺陷導致的。因此,完善會計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鍵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完善中國公司的治理結構的步伐,實現產權多元化,以弱化內部人對企業(yè)的控制程度;確保信息交流渠道的通暢,使公允價值應用的方法情況及其對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盈利表現的影響的相關信息可靠地向信息使用者傳遞;培育發(fā)展對公允價值進行可靠性驗證的機構,公允價值的應用無疑需要資產評估與審計機構的積極參與;構建上市公司綜合監(jiān)管體系、完善相應的監(jiān)督、處罰措施:通過相應機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純化會計人員應用公允價值的內外部生態(tài)環(huán)境,盡量縮減利潤操縱的空間。結論在我國長期以來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為主導,重視信息的可靠性,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歷史成本的計量屬性越來越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特別是金融工具的產生和發(fā)展,歷史計量成本屬性已完全不能勝任確認和計量任務;另外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的發(fā)展,更加劇了對歷史成本的考驗。盡管公允價值本身存在很多缺點,并且再現行條件下運用存在著不盡完善的地方,加上金融危機宏觀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使得公允價值的運用和發(fā)展面臨巨大挑戰(zhàn),但目前看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相對較優(yōu)的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的理論本身沒有什么缺陷,困難問題是在執(zhí)行運用過程中,強化公允價值準則執(zhí)行中的硬性約束,如何讓“公允價值”更公允,是執(zhí)行這一模式的核心。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未來發(fā)展不可逆轉的趨勢,與國際會計職能趨同,逐步修訂和完善這一準則,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致謝本文在指導教師劉鳴鏑的多次指導下終于完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教師和同學的指導和幫助,老師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崇高的職業(yè)品德、無私的奉獻精神令我很感動,我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做學問的態(tài)度、方法與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與做任何事情都應有的認真、嚴謹的態(tài)度。這將使我受用終身!在這里我要對指導教師表示衷心的謝意,對關心過我的領導、老師、同學表達我由衷的敬意!參考文獻[1]張杰、王亞坤、陶楠 ,新會計準則下的公允價值應用問題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0(25)[2]魯原、林芳強,我國公允價值會計的若干問題探討,《市場周刊》[3]高曉慧,淺議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及發(fā)展,《科技信息》[4]馬春利、郭夢媞、周營營,淺析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我國的運用,《網絡財富》[5]朱君,關于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會計準則中應用的思考,《中國集體經濟》(上)[6]王英紅、王文玲,關于公允價值會計計量的探討,《現代商業(yè)》[7]郝紹華、張敏,公允價值問題的探討,《山東教育學報》,2009第5期[8]呂沙、李洋,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研究,《會計之友》2010第1期上[9]韓繼亮,公允價值理論性及其適用性分析,《現代商業(yè)》[10]王艷龍、關曉宇,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問題探析,《科技與產業(yè)》[11]閆潔,公允價值計量的困境及對策,《湖北經濟學院學報》[12]FASB. Business Reporting Research Project: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of Business .[13]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Latest Revision: Fair Value .[14]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Discussion Paper Fair Value Measurement. .[15] Alfred . Fair Value For Financial .[16] Yuji Ijiri.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M].1979.[17] by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