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增強形象直觀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有求知的欲望。例如英語語法教學中,在講形容詞的比較級時,教師可以先讓一名同學走上講臺說:“Li Hua is thin”。然后在叫另一名同學站在李華的旁邊,用手示意一下兩個人的胖瘦,然后在黑板上書寫“Li Hua is thinner than Zhang Hong”。然后問:“Who is taller,Li Hua or Zhang Hong”?學生答“Zhang Hong is taller.”隨后教師拿出兩個盒子擺在講桌的兩邊,用手指著說:“This box is big, that box is bigger than this one”。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比較兩根尺子的長短、兩個人年齡的大小(old, older,young, younger)等。通過多次這樣的比較,學生對形容詞的比較級這個概念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學習語法就不會感到枯燥無味。用這些教學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有助于清楚地把所需要教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及其概念建立最直接的聯系,這樣有助于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避免不必要的漢語翻譯。初中生活潑好動,模仿性強,對具體形象直觀的內容容易接受,但是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學生自制力較弱,用這些方法,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們把生動的直觀形象和抽象的思維連接起來,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可以開創(chuàng)生動活潑的課堂局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期努力,教學效果定會全面提高。參考文獻:趙婷婷 《談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科技信息》劉 萍 《初中英語情景教學的開展》《江西教育》王 薔 《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2011年版6